Page 304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304
我国核电人才培养实践与建议
及大纲,编制了适用于核电项目的技能培训教材,为技能工人构建了一条发
展清晰、导向明确、激励持久的职业技能发展通道,极大地促进了技能工人
主动提升技能水平及综合素质;公司建设了一支技能高超、经验丰富的工匠
及教练培训师资队伍,发挥工匠及教练的高技能水平,使二三公司优秀的专
业技能得以传承,为公司持续发展留下了宝贵财富。
广核集团参照法国运行操纵员培养方式,建立了一套以工作为导向的技
能授权和待遇挂钩的维修人员培养体系,取得了良好效果。
(七)加强知识管理和经验传承,促进人才团队成长
由于核电技术与工程的复杂性、系统性、综合性特点,核电行业广泛形
成了“师带徒、老带新”的人才培养机制,较好地发挥了高技术人才的技艺
与经验传承作用,实现了人才的接力培养。各公司都建立了以老带新的人才
培养模式,积极发挥有资深造诣的行业专家的作用,通过技术咨询、专业指
导等方式,既充分发挥高级老专家的作用,又有利于年轻专业技术人员快速
成长。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实施“新员工帮带”制度,2008 年以来先后有
约 900 名新职工与帮带老师签订帮带协议,按照“签订协议—中期考核—优
秀表彰—成果总结”的程序进行过程管理,使该制度成为知识传承、人才培
养的重要途径。中核五公司开展“百名人才”项目,由核心技术骨干带领年
轻技术人员组成若干行动学习小组,对 AP1000 项目开展模型建设和施工逻辑
研究,编制了大量标准化图册,使工程管理能力大幅提升。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高度重视知识管理,有机整合型号预研、设计、研
发、制造、建造、调试、运行等各环节的知识源,将知识流贯穿于核电研发、设
计、服务的全过程,形成了具有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知识获取、开发、应用、创造
的知识链管理体系,促进了人才培养和技术创新。在知识管理的基础上又搭建了
教育培训的各类平台,进行课程开发和人才培养,有力地促进了员工能力提升。
(八)打造创新创业平台,造就创新型技术领军人才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企业持续创新平台是核电自主化的创新源、复合型人才的孵化器。各核
2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