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3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333
ނࡹഡაᄎྛܵ
提出辅助服务补偿机制如何体现的新问题。
3 对核电经济评价能标的优化建议
3.1 适应技术发展,优化技术经济参数设置
建议适当延长三代核电项目经济评价期,兼顾寿期增长和改造资本性支出需
求,更加符合技术发展要求并与国际评价方法接轨。
结合技术能力与市场环境研究提高核电机组年利用小时数至合理范围。参考
在运核电机组实际运行情况,结合三代核电换料周期延长等设计参数的变化,区别
设定二代 / 二代改和三代核电项目的年利用小时数。
研究调整运行成本计取方式及水平,特别针对人工、材料、燃动、备品备件、维
修等成本科目,应特别反映更新改造和延寿中的技术创新成本。具体调整模式需
结合当前核电站实际运行情况开展研究。
3.2 结合行业实践,调整涉核成本计取方式
结合核燃料成本的实际性质,建议取消 2/3 首炉核燃料成本在建成价中计取,
计入运行期成本,在前 3 个换料周期或 5 年内摊销,特殊反应堆技术的核燃料,如
快堆和小堆,可依据发电成本空间适当延长摊销期。
明确中低放废物处理处置成本涵盖的范围,增加厂外处理处置、运输等环节产
生的成本,并进一步研究计提方式。
适当调高退役成本计取比例,或借鉴国际行业实践,计取一定比例的发电成本
作为退役成本。
结合后处理环节成本分析,研究核电站乏燃料基金征收模式及计取标准。建
议结合国内核电技术发展、核燃料后段能力情况进行动态调整,或与度电成本等比
例挂钩。
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