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17 - 2019congshu
P. 217
产业发展与创新
南非、越南、泰国等,这些国家多数具备人口多、人均发电装机容量低,经济形势较
好的特点,随着经济的发展,对电力的需求快速增加,核电必然是解决能源供应问
题的重要选项。这其中,有明确计划且有望实际建设的市场空间除巴基斯坦、伊
朗、阿根廷等几个国家之外已基本被国外竞争对手瓜分完毕;但其他有意向但未列
入规划、未来 10 年有望开工的项目中,还有很大的机会空间,中国企业与其他竞争
对手站在同一起跑线上,需要从不确定的增量市场中争取和培育。中国同上述国
家合作主要集中在核电项目建设与投资、核燃料与装备供应,以及人才培养等,在
核电运维技术服务、法规标准建设等领域合作前景广阔。经过近几年的持续培育
开发,中国同上述部分核电需求国家尤其是“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保持着密切的
合作与交流,具备较好的项目合作基础。
另一类则是老旧核电机组替代和退役市场,包括英国、法国、保加利亚、罗马尼
亚、乌克兰、瑞典、比利时、捷克等已有核电国家,这些国家的核电厂大多建于 20 世
纪七八十年代。到 2030 年,全球将有 120 多台 /9 000 万千瓦机组运行时间达到
50 年。到 2040 年,又将有 200 余台 /1.9 亿千瓦机组运行达到 50 年。欧洲国家运
行核电规模占全球核电装机数量和容量的 40%,机组投运时间早,未来 20 多年,特
别是 2030—2040 年期间,大批核电机组必然退役。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电网安
全和经济性等方面考虑,需要建设一批新机组来取代。可以预期,如果没有可替代
核电的稳定电源技术出现,随着大批老机组退役和发展中国家对能源需求的巨大
增长,2030 年后,核电建设真正有望迎来大规模增长,每年开工机组数(不含中国)
可望超过 10 台,中国开展国际核能合作的前景会更加明朗。中国同上述国家的合
作除了退旧建新项目合作之外,在老旧机组退役、运维技术服务、放射性废物处理、
机组延寿关键设备更新供货等领域需求巨大,完全可以发挥中国的人力与技术优
势,成为未来核电“走出去”,开展核电全产业链国际产能合作的重点。
基于以上分析,以及过去多年来我国企业海外开发具体项目推进实践,同潜在
市场国家的合作,实际真正建设落地可能要打一定折扣,再考虑俄罗斯占有的海外
订单,以及俄美法等国内建设与全周期管理的需求自给供应,预计 2035 年前中国
核电企业能够真正参与竞争的海外核电市场规模大概在 20 〜 30 台机组,总装机
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