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7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57

核能发展蓝皮书

            (套)百万千瓦级压水堆核电主设备制造能力,能够完全满足国内规模化建设
             以及“走出去”的需要。三代核电站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

             爆破阀等一大批关键设备实现了国产化,屏蔽电机主泵、数字仪控系统已完
             成样机制造。华龙一号首堆反应堆压力容器、蒸汽发生器、主管道及波动管
             设备通过出厂验收,已经开始现场安装;首台发电机通过“型式试验”,海

             外华龙一号首堆蒸汽发生器已成功发运。国内首次自主设计制造的海阳核电
             3 号机组 CAP1000 反应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完成,CAP1400 示范工程绝大部

             分关键设备已研制成功,反应堆压力容器、主管道、低压安注箱等已完成产
             品制造。自主开发的核级数字化仪控产品——“和睦系统”——已经在阳江
             5、6 号机组、红沿河 5、6 号机组、田湾 5、6 号机组和防城港 3、4 号机组
             实现工程应用。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新一代核电站反应堆保护系统平台

             NuPAC 研制成功,通过了中国国家核安全局和美国核管理委员会(NRC)认
             证。高温堆控制棒驱动机构、燃料装卸料系统等已实现供货。

                  华龙一号和 CAP1400 的汽轮发电机组自主研发取得重大进展,两种型号
             的汽轮机高中压转子和低压转子相继完成高速动平衡试验,发电机完成型式
             试验,进入陆续发货阶段。


                 (六)核能行业管理、安全、安保与应急能力持续提升

                  核政策法规体系不断完善。2017 年,核安全领域的顶层法律——《核安

             全法》——发布,于 2018 年 1 月 1 日正式实施,为我国核能的持久安全和健
             康发展提供了坚实的法制保障。目前,我国涉核法规体系正在不断完善。《原
             子能法》《核电管理条例》《核安保条例》等立法工作和《核电厂核事故应急

             管理条例》修订工作正在加快推进。《核损害赔偿法》《乏燃料管理条例》等
             的立法正在研究论证中。与此同时,《核安全与放射性污染防治“十三五”规
             划及 2025 远景目标》《“十三五”核工业发展规划》《“十三五”核能开发科研

             规划》《“十三五”国家核应急规划》等正式发布,为“十三五”我国核能产
             业的发展明确了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为核安全工作提供了明确的路线图。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安全管理水平进一步提升。2017 年,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能源局、环


             036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