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2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52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进消化吸收和再创新,我国较快掌握了世界先进的非能动设计理念,并成功
借鉴,将其应用到自主三代核电设计中,大大提升了核电站的安全性。截至
2017 年年底,重大专项共形成知识产权成果 3492 项,申请中国专利 1622 项
(其中发明专利700项),已获得中国授权专利1109项(其中发明专利250项),
各类标准 751 份,形成新产品、新材料、新工艺、新装置 293 项,新建 43
个试验台架,改造 11 个试验台架。完成 CAP1400 关键技术研究。我国首条
AP1000 核燃料元件生产线正式建成投产,堆内考验用新锆合金小组件通过验
收,CAP1400 屏蔽主泵空载试验和诊断实验顺利完成,CAP 系列爆破阀顺利
通过全部鉴定,CAP1400 示范工程 1 号机组主管道全部制造完成,CAP1400
反应堆压力容器水压试验一次成功,堆内构件完成研制,控制棒驱动机构完
成寿命考核试验;基本完成 CAP1400 型号施工设计,完成核岛各厂房 0 版工
程设计;完成 CAP1400 示范工程 FCD 所有施工准备工作。CAP1400 新一代反
应堆数字化保护系统 NuPAC 工程样机研制成功。
在以高温气冷堆为代表的具有四代特征的核电技术上,我国通过示范工
程牵引,攻克了一系列技术、设备难题,产业化应用走到了世界前列。全陶
瓷型的高性能核燃料元件厂已经实现了设计生产能力,具备年产 30 万个燃
料球的能力。包括堆内辐照在内的所有预定的试验项目均已圆满完成,辐照后
燃料球在 1650℃模拟事故极限温度条件下,能够有效地阻挡放射性物质的泄漏,
有关指标达到了世界最好水平。完成了所有工业放大与工程技术试验验证的
工作,建设了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温高压氦气工程试验台架,模拟反应堆
内的同样条件,全尺寸实际测试了高温气冷堆核心关键设备。采用磁悬浮
轴承的主氦风机,完成了数千小时、超过 500 次瞬态工况,以及各种极限条
件下的测试。蒸汽发生器的一个完整换热组件,在热功率 10MW,蒸汽出口
570℃,压力 13.25MPa 条件下完成了运行测试。在设备研制方面,完成了一
系列世界首台(套)重大装备的制造。例如,上海电气完成了反应堆压力容
器、金属堆内构件、控制棒驱动机构等重要装备的研制。哈尔滨电气承担的
蒸汽发生器的关键技术及工艺取得突破,将于 2018 年下半年交付。宝鸡生产的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燃料装卸系统主要设备已经运抵现场。高温堆示范工程项目国产化率达到 90%。
0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