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2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82

核燃料循环产业



                                 五  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2018 年 1 月 1 日起施行的《放射性废物分类》将放射性废物分为极短寿
             命放射性废物、极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低水平放射性废物、中水平放射性废

             物和高水平放射性废物等 5 类。其中,极短寿命放射性废物和极低水平放射
             性废物对应的处置方式分别为贮存衰变后解控、填埋处置,而低、中、高放

             射性废物,其处置方式分别为近地表处置、中等深度处置和深地质处置。

                 (一)低水平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技术和能力不断提升

                  核电站正常运行会产生一定量的低中水平放射性废物。目前,我国已经

             成功掌握了低放废液沥青固化技术、中放废液水泥固化技术、中放废液水力
             压裂处理技术、中放废液水泥固化大体积浇注处理技术、可燃固体废物焚烧

             技术、中低放固体废物近地表处置技术等,目前,绝大部分技术已经实现工
             程化应用。
                  近年来,各核电站加强废物最小化管理,通过源头控制、合理分类收集

             和改进处理工艺等措施,取得了良好效果。每台百万级核电机组,每年的废
             物产生量预期值(整备后)为 40~50 立方米。
                  我国实行核电站低、中放废物区域处置政策。自 1991 年核电站低、中

             放废物近地表处置场选址工作实施以来,迄今建成并运行着甘肃西北处置场、
             广东北龙处置场、四川飞凤山处置场三座处置场,处置场基本情况见表 4。


                                  表 4 我国低、中放废物处置场情况

                               西北处置场              北龙处置场             飞凤山处置场
                          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        广东大亚湾核电环保有限        中核清原环境技术工程有
                持证单位
                          限责任公司              公司                 限责任公司
               规划设计容量           200000m 3          80000m 3           180000m 3
               已建成容量            20000m 3           8800m 3            40000m 3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注:数据截止到 2017 年 12 月 31 日。


                                                                               161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