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83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83

核能发展蓝皮书

                  近年来,为适应核电发展的需要,国家要求新建核电项目必须同时考虑
             低、中放废物的处置问题,落实低、中放废物处置方案,这将进一步推动新

             的低、中放处置场的项目进展。

                 (二)中放废物采取中等深度处置


                  中放废物中含有相当数量的长寿命核素,特别是发射 α 粒子的放射性核
             素,不能依靠监护措施确保废物的处置安全,需要采取比近地表处置更高程

             度的包容和隔离措施,处置深度通常为地下几十到几百米,即采取中等深度
             处置。按照这一要求,相关工作正在积极筹划之中。

                 (三)高放废液玻璃固化实现重大突破


                  后处理产生的高放废液放射性强、释热率高,目前成熟的高放废液处理
             工艺是玻璃固化。自 20 世纪 50 年代以来,国际上玻璃固化开发了罐式法、

             回转炉煅烧 + 感应炉熔融两部法、焦耳加热陶瓷熔炉法、冷坩埚法等四种工
             艺。我国在高放废液处理方面引进技术和自主创新并行。引进技术方面,821
             厂的高放废液玻璃固化采用德国引进的电熔炉技术,正在建设工程处理装置;

             自主创新方面,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加快了对冷坩埚玻璃固化实验装置的
             研制,2017 年 12 月,在进行了 24 小时联动试验后,成功产出相关产品,这
             意味着我国已经初步掌握了这种新型玻璃固化技术,为今后工程应用奠定了

             基础。

                 (四)高放废物处置取得阶段性成果


                  在高放废物处置方面,我国从 1985 年启动处置库选址工作,开展了华
             南、华东、西南、甘肃(北山)、内蒙古和新疆等 6 大预选区的综合比选。
             2006 年,原国防科工委、科技部和原国家环保总局联合发布《高放废物地质

             处置研究开发规划指南》,提出了“处置库选址、地下实验室研究和处置库建
             设”的“三步走”研发战略,明确了深地质处置研究开发的主要技术路线和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发展方向。2011 年环保部颁布了《高水平放射性废物地质处置设施选址导则》,


             162
   178   179   180   181   182   183   184   185   186   187   1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