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8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78

核燃料循环产业

             燃料元件在 202 厂成功下线,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高温气冷堆产业供应能力。
             今后,为了满足新增核电站燃料需求,优化核燃料加工能力布局,我国将在

             提升现有南北两个核燃料制造基地水平的基础上,积极推进“一站式”核燃
             料加工产业园建设。



                                表 3  我国核燃料元件主要生产能力分布
                         组件类型                      812 厂               202 厂
                            AFA3G 组件(t/a)           800                 200
                 压水堆        AP1000 组件(t/a)           /                  400
                             VVER 组件(t/a)            50                 0

                 重水堆         CANDU-6(t/a)            /                  200
                     高温气冷堆(个球 /a)                    /                 30 万
               注:高温气冷堆组件单位为个球。



                 (三)锆合金国产化加工供应能力基本具备

                  核燃料元件的关键结构材料是锆包壳管。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自主研
             发生产的 Zr-4 合金包壳管,成功装备了秦山核电站,目前,改进的 Zr-4 合

             金(低锡 Zr-4)可满足燃耗低于 40~45GW·d/t 燃料组件的要求。自主研发
             的高性能合金包壳材料 N36(CF3 燃料包壳材料)已经在西部新锆具备工业

             化生产和加工条件。通过技术转让,我国已经具备 AFA-3G 燃料组件的 M5
             合金加工能力,VVER1000 燃料组件的 E110(Zr-1%Nb)合金包壳管轧制技
             术,CANDU-6 型燃料包壳和各种板、棒、丝材的制造技术。针对三代核电

             AP1000,我国已经引进了包括海绵锆生产、合金熔炼、条带和管材制造等在
             内的全部生产工艺,由国核宝钛锆业股份有限公司受让西屋锆材生产链的全
             部技术,已经形成完整的锆生产制造产业链。


                 (四)正在形成自主品牌高性能压水堆核燃料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我国基本形成了较为完善的核燃料科研创新体系,建设形成了设施较为完


                                                                               157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   1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