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4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74
核燃料循环产业
的小矿山,积极推进大基地建设战略,推进铀资源开发绿色、集约、高效发
展。在掌握酸法地浸采铀工艺的基础上,成功开发出我国第3代采铀技术——
CO 2 +O 2 绿色地浸采铀技术,并实现规模化工程应用,成为继美国之后第二个
掌握该技术的国家。
近 5 年来,我国首个规模化、现代化千吨级绿色铀矿山在新疆伊犁全面
建成,内蒙古两个千吨级大基地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绿色经济的地浸砂岩
产能所占比例提升到 60% 以上,加快了国内铀矿开发与国际全面接轨的步伐。
随着蒙其古尔一期、二期,内蒙古巴彦乌拉、纳岭沟、钱家店扩建等北方地
区地浸“五大工程”建设的全面建成,基本形成了以北方绿色地浸砂岩矿山
为主体、南方硬岩矿山为补充的产业发展格局,中国本土铀矿供应能力逐渐
提升。
当前国内大联合局面已经形成,中核集团发挥专业和体系优势,与中石
油、中石化、神华集团等中央企业,中央地勘基金中心及属地化地勘队伍开
展战略合作,签订 10 多份铀矿勘查开发合作协议,组建沽源、通辽、弋阳、
乐安、四川、中核石化等 6 个股份制铀矿开发企业,共同推进国内铀资源勘
查开发工作。
(二)海外铀资源开发取得重大进展
根据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核能署(OECD-NEA)和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联合发布的铀资源红皮书——《2016 年铀:资源、生产和需求》,全
球开采成本低于 260 美元 /kgU 的已查明铀资源总量为 764.16 万 tU,比 2014
年版红皮书公布的数量(763.52 万 tU)增加 0.1%。以 2014 年的全球铀需求
水平计算,已查明资源量可满足全球超过 135 年的铀需求。
我国铀资源开发积极发挥两种资源、两个市场的作用,积极推进铀资源
海外开发及铀贸易。我国两大核电集团——中核集团和中广核集团——分别
成立了专业化的公司负责海外铀勘探开发,并在尼日尔、哈萨克斯坦、纳米
比亚、乌兹别克斯坦、纳米比亚、津巴布韦和阿尔及利亚等国积极开展铀资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源勘探开发活动,共同开展“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铀资源风险勘查。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