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77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77

核能发展蓝皮书

             期相比增长至 3 倍,压水堆组件生产能力达到“十一五”末的 4 倍。2017 年,
             我国铀转化生产线全线建成,成为具备万吨级铀转化能力的国家,新一代铀浓

             缩专用设备实现工程化运行,技术水平再上一个台阶。为了适应核电布局以及
             规模化发展,正在推进核燃料产业园建设,目标是实现铀纯化转化、铀浓缩、
             核燃料元件制造等核燃料生产环节一站式加工,进一步提升产业发展竞争力。


                 (一)在运核电站基本实现核燃料本土化供应


                  我国秦山一期核电站 1991 年 12 月并网发电,采用我国自主研发的
             15×15 燃料组件,该燃料组件还成功出口应用于巴基斯坦恰希玛Ⅰ、Ⅱ期核
             电站。针对引进的核电技术,如大亚湾 M310 核电技术、俄罗斯的 VVER1000
             核电技术、加拿大的 CANDU-6 核电技术,我国先后实现了相应核燃料加工技

             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国产化的核燃料产品质量优良、性能可靠。通过引进消化
             吸收,正在建设的三代压水堆 AP1000 核电站的核燃料加工也已实现了国产化。


                 (二)核燃料元件加工能力满足国内长期发展需要

                  我国核燃料元件制造经过多年的建设,形成了南北两个核燃料制造基地,

             现有核燃料元件加工能力可以满足国内压水堆、重水堆、高温气冷堆等在运
             在建机组需求(我国核燃料生产能力如表 3 所示)。其中,南方核燃料制造
             基地为中核建中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简称“812 厂”),分别具有约 800t/

             a AFA-3G 和 50t/a VVER 压水堆核燃料组件制造能力;北方核燃料制造基地
             为中核北方核燃料元件有限公司(简称“202 厂”),具有约 200t/aCANDU-6
             型铀燃料棒束制造能力、200t/a 的 AFA3G 燃料组件制造能力以及 400t/a 的

             AP1000 燃料组件的制造加工能力,并预留了一定生产能力的扩充接口。2017
             年 1 月 19 日,202 厂 AP1000 燃料组件的加工生产线获得美国西屋公司颁发
             的 AP1000 核燃料元件生产线合格性鉴定证书,具备正式生产 AP1000 燃料组

             件的能力。中广核集团在哈萨克斯坦通过合资方式建设的 200t/a 的 AFA3G 压
             水堆核燃料组件生产线,计划最早 2019 年投入运行。高温气冷堆方面,2017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年 7 月 17 日,全球首条工业规模高温气冷堆燃料元件生产线第 20 万个球形


             156
   172   173   174   175   176   177   178   179   180   181   1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