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1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321

ނ׈ࡹഡაᄎྛܵ৘




            及设计方法的规范和协调。
                 设计分析的方法分为分析法和经验法两种,方法的最佳体现在先进分析工具
            的建立、发展与应用,这些都离不开机理模型的构件和算法的确定。具体到核安全

            分析,最佳化的基础在于对与核反应控制有关的物理和化学过程的认识,只有对机
            理的准确认识,才具备精细化建模(机理模型)的条件。目前,反应堆冷却剂回路

            内的现象和机理基本清晰,而回路外的机理和现象有待完善。对于已经认识清楚
            的现象和机理,设计分析应该去保守,包括合理假设、统一设计准则与要求、采用现
            实 / 最佳估算的计算方法。当使用了详细、完整和精确的模型进行量化分析和评

            价设计,辅之于不确定性的分析,就能识别出设计的裕量,结合安全准则的要求,完
            成设施配置和尺寸的优化设计。


            3.2  先进轻水堆核电技术发展路径



                 轻水堆核电技术的发展遵循了原理明确、技术可行和风险可控的原则,秉承成
            熟和经验证技术应用的理念;全寿期应对事故和灾害的原则符合《安全生产法》
           “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要求。当前发展的主要矛盾是如何在纵深防

            御体系中取得预防与缓解的平衡,处理好“堵”与“疏”的关系。在严重事故的
            预防方面,采用堵的办法,在严重事故的缓解方面,采用可控疏导的办法。具体到
            设计基准工况和严重事故工况,需用好 PSA 工具,采用“疏与堵并举、人防与技防

            相结合”综合治理的方法,平衡纵深防御各层次的配置,实现终极安全。重点是采
            用多样化技术强化并完善反应堆冷却剂回路外放射性物质包容的屏障设计,优化
            反应堆冷却剂回路内屏障的设计。

                 核动力设施安全防护有其自身的特殊性,即在应对事故和灾害的同时,还要能
            防范所伴生的放射性物质的辐射危害。长期以来,核电按照纵深防御的理念,针对

            放射性物质的产生、事故与灾害的应对,在事前、事中和事后采取了可靠的预防及
            缓解措施(见表 2)。综合治理的方法和技术较常规的工业安全更加系统、完备和
            可靠。





                                                                                   307
   316   317   318   319   320   321   322   323   324   325   3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