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7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257
ᆟҦمܿ
3.2 研究核电负荷跟踪技术,适应分时电价机制
可再生能源占比大幅提高后,电力市场低边际成本和高系统成本并存,灵活性
调节资源价值凸显。为更好适应新型电力系统峰谷分时电价机制,核电企业应加
强核电负荷跟踪、区域群堆调峰管理、需求侧响应管理等调峰技术研究,积极提高
核电参与调峰的技术和管理能力,有效适应分时电价机制。
3.3 扩展跨省跨域交易市场,拓展市场消纳空间
通过全国统一的电力市场,统一协调运营,充分发挥北京、广州电力交易中心
的平台作用,扩展核电跨省跨域交易市场空间和渠道,例如借助新增电力通道,推
动核电大省的核电电量销往用电大省,同时建立核电外送的长效保障机制,增强核
电参与电力市场的应对能力。
3.4 探索安全性与经济性平衡点,有效控制核电成本
安全是核电可持续发展的基石,而经济性是核电参与电力市场竞争的关键评
价因素,目前三代核电为实现高水平核安全目标,通常采用高性能设备、材料和高
标准的安全设计,大大提高了核电安全裕度,同时也增加了建造成本。核电设计单
位应加强安全分析方法和验证手段研究,从本质上提升核电厂安全性、可靠性,在
确保安全的前提下,对部分高成本设施进行优化和简化,降低初始投资成本。
3.5 完善市场营销管理体系,提供个性差异服务
增强市场营销意识,树立以市场、用户需求、客户为中心的三维营销理念,提升
服务意识,制定灵活多变的营销策略。另外,核电企业可充分发挥自身的电力资源
优势,做大增值服务,为电力用户提供能效分析、能源管理、节能服务、电力金融等
个性化服务,提升用户黏性,丰富企业差异化竞争手段。
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