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0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50
核电机组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及经济性分析
度电所消耗的热量要高于煤电机组生产 1 度电所消耗的热量,因此从热量转
换角度来看,核能供热形成的热量要高于煤电供热形成的热量,在热价相同
的情况下,核能供热的经济性要高于煤电供热。从热价角度来看,2022 年上
半年,青岛地区燃煤供热机组出厂热价约为 50 元 /GJ、烟台地区为 42 元 /GJ。
海阳二期 202.5MW 供热工程项目年供热量约为 173 万 GJ,测算成本热价约为
35 元 /GJ。相比燃煤供热,核能供热具有较强的经济性和市场竞争力。
此外,核能供热让核电企业在拥有售电收入的同时,增加了售热的收入,
热力企业也因核能供热对燃煤锅炉的替代而大大降低了运行的成本。据统计,
按一台 40 吨燃煤锅炉计算,热力企业一个供暖季节省的成本可达 300 余万元,
主要包括环保、用电以及人工等方面的成本。同时,核能供热可充分借助项
目良好的环保效益、社会效益及创新优势等,积极争取税收优惠政策、减碳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指标、科技创新示范项目等,获取项目额外收益,进一步提升经济性。
三 水热同产同传技术示范及经济性分析
(一)示范项目建设历程回顾
我国胶东半岛、华北地区等滨海地区淡水资源匮乏,仅靠地表水、地下
水等淡水资源供热将加重当地用水紧张状况。同时,我国北方地区还面临冬
季清洁取暖与淡水资源缺乏的双重压力,在“双碳”目标背景下,解决上述
社会民生问题已变得越发迫切。
山东海阳核电在核能供热成功实践的基础上,积极拓展核能综合利用技
术创新应用,致力于缓解北方地区冬春季节性缺水问题。2020 年 11 月 15 日,
建成投运全球首个水热同传示范工程,取得核能综合利用的新突破。该项技
术改变了供水、供热需要 3 根管道的传统模式,供能面积 1 万平方米,为山
东海阳核电员工宿舍区内近 2000 人同时供热供水,水质指标优于国家饮用水
标准。
在水热同传成功实践的基础上,2021 年 5 月,世界首个水热同产同传科
技工程在海阳投运,这是山东海阳核电与清华大学合作的创新成果,中国工
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