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5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55
核能发展蓝皮书
“南红北移”综合研究项目,充分利用排水口岸核电厂的余热,在附近岸滩种
植了红树成树、幼苗及胚轴,用来提升核电厂周边区域“蓝碳”汇集能力。
若该项技术研发成功,可将红树林生长的最北端从原来北纬 30°的浙江舟山
北移至北纬 37°的海阳核电海域,既能有效改善海洋生态,又能进一步提高
核电厂的余热利用率。
(五)“核能综合利用+现代农业”
现代农业采用各种工业技术手段为农作物提供生长条件,农产品产量高、
品质好。现代农业耗电、耗热、耗水量较大,核电厂在提供清洁零碳的电热水
方面具有先天优势。海阳核电厂正在研究利用已经建成的水热同传、核能供暖
等设施,建设“核能综合利用 + 现代农业”项目,探索核能综合利用新途径。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五 我国核能综合利用发展的几点思考
在“双碳”目标下,核能作为典型低碳能源,必将在碳循环经济中发挥
日益重要的作用。近年来,我国核电装机容量持续提高,在建核电机组数量
连续多年保持全球第一,预计到 2035 年,我国核电在运和在建装机容量将达
2 亿千瓦左右,发电量可占到全国发电量的 10% 左右。山东海阳核电的一系
列探索实践,充分验证了核能供热、水热同产同传等核能综合利用技术的可
行性和经济性。未来,为助力“双碳”目标尽快实现,我国核电行业将迎来
更加快速的发展,核能综合利用技术的多元化、智慧化及规模化将迎来更广
阔的发展和应用空间。
一是充分考虑核电厂址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民生需求,采用合理技术
路线开展核能综合利用。建议业内结合国家“十四五”规划等相关部署,积
极推动国家层面统筹规划,布局核能供暖、海水淡化、工业供热、核能制氢
等应用场景,系统出台核能综合利用相关扶持政策,引导核电行业创新、健
康、有序发展。结合区域协调发展战略、绿色低碳新型城镇化建设、化工园
区低碳化改造升级等发展需求,按照“因地制宜、因厂制宜”原则,紧贴核
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