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9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59

核能发展蓝皮书


             集团各单位协同合作的优秀成果。该项目也是中核集团践行国家“一带一路”
             倡议的又一成果,展现了我国雄厚的核科技实力以及负责任的大国形象。


                 (二)巴基斯坦核电项目

                  巴基斯坦核电项目是我国首个落地海外的核电项目,是核电“走出去”

             的标志性工程。多年来,中核集团在巴安全高效地建设了恰希玛和卡拉奇两
             大核电基地 6 台核电机组,取得了丰硕成果。
                  1. 核电合作是双边关系不断升级的见证和支撑

                  中巴核电合作见证了两国从关系不断全面、深入发展,到新时代建立全
             天候战略合作伙伴关系的伟大历程。核电项目经济体量大、建设周期长,是
             国与国的“百年联姻”,一座座核电站安全有序的建设运行增进了两国战略互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信、助推两国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中巴核电合作经历了三个重要阶段。一是 20 世纪末摸索起步、树立典范

             的阶段。1991 年,在秦山核电站刚刚实现并网发电 15 天之际,中核集团便
             向巴基斯坦出口了采用三十万千瓦核电技术的恰希玛 1 号核电机组 C-1 项目。
             C-1 项目是当时全国最大、最复杂、高新技术含量最高的成套出口项目,于

             2000 年建成投产。二是 21 世纪初持续优化、再创辉煌的阶段。在 C-1 项目
             的基础上,中巴双方于 2004 年签署 C-2 项目合同,C-2 项目于 2011 年提前
             合同工期 111 天并网发电,为缓解巴电力短缺做出了突出贡献。2008 年,中

             巴双方又签署了 C-3、C-4 项目合同,首次实现双机组合作,C-3、C-4 项目
             相继于 2016 年、2017 年提前合同工期建成投产。三是党的十八大后跨越发展、
             开启合作新时代的阶段。2013 年,中巴双方签署了百万千瓦级核电机组卡拉

             奇 K2、K3 项目合同,实现了我国自主三代核电技术“华龙一号”落地海外。
             K2 项目历时 69 个月,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响,已顺利建成投产,创造了国

             际三代核电技术海外首堆最短工期纪录和最佳建设业绩,在第二届“一带一
             路”能源部长会议上荣获能源国际合作最佳实践案例。2022 年 4 月 18 日,
             K3 项目通过临时验收,至此,“华龙一号”海外首个工程 2 台机组全面建成
             投产,后续对巴合作项目也将积极有序推进。


             144
   154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