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6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56
核电机组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及经济性分析
电厂周边用能需求,精准设计、开发、落地应用场景,做到宜汽则汽、宜热
则热、宜水则水,实现核能应用价值最大化,进一步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和资
源利用率。
二是出台核能供暖相关配套政策,鼓励国内在运核电机组开展供热改造。
我国在运核电机组达到 51 台,建议从国家层面为在运核电机组在实施供热改
造的供暖价格、税收等方面提供一定的优惠政策支持,合理引导核能供暖投
资和发展节奏,鼓励核能供暖大规模推广应用。另外,近年来,各大核电集
团纷纷推出各类小型反应堆,包括中核“玲珑一号”“燕龙”小堆、国家电投
“和美五号”小堆、清华大学等推出的“HTR-PM”型高温气冷堆等。小型堆
具有模块化、部署灵活和建造周期短等优点,目前,包括美国、法国、加拿
大在内的主要西方国家,已广泛开展小堆供暖研究,先后建造了一批验证和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示范堆。但小堆单堆功率小、单位功率投资高,且压水堆型小堆参数偏低,
在推广应用时,建议瞄准清洁低碳用能的难点痛点,采用合理的商业模式,
解决好经济性问题。
三是积极引导新建核电机组在项目规划阶段提前考虑并配套设计核能综
合利用途径。一方面,核电项目建设周期长、不确定性大;另一方面,清洁零
碳的电、汽、热等属于稀缺资源,为更好满足市场需求,新建核电项目应按照
“规划在前、能力建设在前、预留接口”的策略规划,统筹设计供电供汽供热
能力,以节省投资、降低技术改造风险,实现快速投产并产生效益。
参考文献
《国家电投集团:打造核能综合利用新样本》,《国资报告》2021 年第 5 期。
王建强、戴志敏、徐洪杰:《核能综合利用研究现状与展望》,《中国科学院院
刊》2019 年第 4 期。
张廷克、李闽榕、尹卫平主编《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0)》,社会科学文献出
版社,2020。
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