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8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48

核电机组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及经济性分析


                  在此基础上,山东海阳核电正在积极推进三期 900MW 大规模供热科研工
             程,供热范围可覆盖包括烟台、青岛主城区在内的方圆 130 公里区域,预计

             2023 年具备对外供热条件。三期 900MW 大规模供热科研工程投运后,单台
             机组每年可在发电95亿度的同时,为100万户居民提供3000万平方米的供暖,
             电厂热效率将提升至原来的 1.5 倍,达 55.9%;若两台机组同时实施 900MW

             的供热,从能源贡献力上看,相当于又多了 1 台百万千瓦级的核电机组。三
             期 900MW 大规模供热科研工程的清洁效益将是二期 202.5MW 核能供热工程

             的 5 倍,能源贡献力、环保效益都将大幅提升。

                 (二)核能供热技术原理介绍

                  山东海阳核电一期 31.5MW 核能供热工程以现有厂区辅助蒸汽裕量作为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当地热力公司的热源。辅助蒸汽系统在核电机组启堆期间向除氧器、汽轮机
             轴封及厂区各采暖换热站等供应辅汽,在核电厂停堆和正常运行期间只为换

             热站、热水加热系统等输送蒸汽。辅助蒸汽供暖主要利用水蒸汽凝结释放的
             汽化潜热加热热网循环水实现。当供热负荷增加到 202.5MW 后,供热抽汽
             量也随之增加,如果继续抽取高品质主蒸汽用于供暖,机组经济性受影响较

             大,因此采用核电厂汽轮机高压缸排汽代替主蒸汽作为热源,可提高供热的
             经济性。
                  在核电厂内建设核能供热首站 1 座,按照子项共用、设备分步实施的原

             则进行规划配置,首站内设置热网加热器,利用核电厂区辅助蒸汽(第 1 步)
             或汽轮机高压缸抽汽(第 2 步),对热网循环水加压加热后,供至核电厂外二
             级热力站。

                  作为热源的供热蒸汽来自核电厂常规岛二回路系统(见图 2 紫色线路),
             与循环放射性冷却剂的一回路(见图 2 红色线路)完全隔绝,首站热网循环

             水系统为三回路(见图 2 黑色线路),到用户侧则为供热系统的四回路或五回
             路(见图 2 绿色线路),每个回路只有热量传递,并无介质交换,从设计上保
             证了机组运行和居民用热的安全。




                                                                               133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   151   152   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