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5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45

核能发展蓝皮书


             助推实现“双碳”目标。目前,以山东海阳核电为先驱的国内核电企业,纷
             纷启动核电机组的综合利用探索和研究,核能综合利用的技术成熟性和经济

             性逐步得到验证,将在区域供热、海水淡化、工业供汽、制氢、制冷等非电
             力应用领域发挥积极作用。



                            一  国内外核能综合利用发展概况



                  欧洲商业化的居民核能供热实践可以追溯到 50 多年前,如俄罗斯、瑞
             士、芬兰等国家从 20 世纪 60~70 年代就开始进行核能供热技术研发与市场
             应用,核能供热的安全性与可靠性已经得到验证,至今积累了超过 1000 堆
             年的经验。自 20 世纪 80 年代开始,我国便致力于核能供热技术的研究和应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用,通过 40 多年的探索,已掌握了能够工程化应用的低温供热技术。20 世纪
             90 年代,清华大学建成低温供热堆,并在此基础上陆续完成了热电联供实验、

             核能制冷实验、核能海水淡化试验研究。秦山核电三期建设工程则利用重水
             堆优势,开展了同位素生产的核技术利用实践。但长期以来,受制于经济性、
             选址、安全评审、公众接受性等因素,我国在核能综合利用领域一直未取得

             重大突破,也未形成规模化的商业应用。
                  2019 年,山东海阳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一期 31.5MW 供热工程——“暖核
             一号”建成投运,该工程被国家能源局命名为“国家能源核能供热商用示范

             工程”,实现了国内核电机组商用供热“零的突破”,打破了我国核能综合利
             用领域的长期空白局面,全面开启了我国大型压水堆核电机组开展核能综合
             利用的新篇章。截至 2022 年上半年,海阳核电厂先后建成投运二期 202.5MW

             核能供热、水热同传、水热同产同传等示范项目,秦山核电厂于 2021 年底建
             成我国南方首个核能供热示范工程,田湾核电厂工业蒸汽供应项目在谋划推

             进,红沿河核电厂等其他核电厂也纷纷加快核能综合利用的探索和实践步伐。
                  目前,山东海阳核电核能综合利用实践获得国内外广泛赞誉,为我国核
             能综合利用发展营造了良好的内外部环境。首先,核能综合利用在国际上已
             普遍形成共识,国际原子能机构对海阳核能供热项目给予高度赞誉,认为该


             130
   140   141   142   143   144   145   146   147   148   149   1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