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46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46
核电机组综合利用技术示范及经济性分析
项目符合核能应对气候变化的主题,并在官方网站上多次进行新闻报道;经
合组织核能机构在 2021 年 9 月向二十国集团提交的《碳循环经济中的核能》
报告中,建议支持核热电联产示范计划,将核能在电力以外的应用纳入脱碳
途径。我国对核能综合利用也持明确的支持态度,在“十四五”规划中明确
提出“开展山东海阳等核能综合利用示范”,《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完整准确
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中指出“积极稳妥推进
核电余热供暖”,为核能综合利用指明了方向。“暖核一号”品牌发布后也收
获了良好的社会反响。可以预见,在技术成熟、经济性较高的基础上,我国
核能综合利用发展前景将十分广阔,并将对促进我国碳循环经济发展发挥积
极作用。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二 海阳核能供热技术示范及经济性分析
(一)示范项目建设历程回顾
2018 年 10 月 22 日,山东海阳核电 1 号机组在投产商运后,着手谋划核
能供热项目的研究和实施。在确保核电机组安全稳定运行的前提下,山东海
阳核电创造性落实党中央关于“加快推进北方地区冬季清洁取暖”的指示精
神,围绕核电厂余热利用、热效率提高和地方清洁取暖、绿色发展的实际需
求,提出“现实可行、兼顾长远,由易到难、分步实施,地方协同、产业配
套,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的核能综合利用原则,确定“一次规划、分步实
施”方案,率先在国内开展大型压水堆热电联产的探索和实践。2019 年建成
投运的“暖核一号”,供热面积达 70 万平方米,国家能源局委托西安热工院
作为独立第三方,给出“清洁、安全、稳定、高效,具有大规模推广应用价
值”的评价。2020 年供暖季,“暖核一号”工程供热面积扩展到 100 万平方米。
2021 年 11 月 9 日,“暖核一号”二期 202.5MW 核能供热工程投运,供热
面积近 500 万平方米,山东海阳因此成为全国首个“零碳”供暖城市。“暖核
一号”二期项目持续稳定为海阳城区 20 万户居民供暖 143 天,减碳效益显著,
相比核能供暖前节约原煤 18 万吨、减排二氧化碳 33 万吨。烟台市生态环境
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