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6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16

核工业标准化 2035 发展战略研究


             可有效提高核工业重大工程、重大技术、重大装备的整体水平,引领技术创
             新,提升我国核工业整体竞争力,实现科技强国,这对改变中国制造“大而

             不强”的局面、推动中国迈入制造强国行列具有重要意义。
                  促进核工业长远高质量发展,支撑国民经济转型,需要核工业标准化发
             挥重要保障作用。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

             质量发展阶段”,提出建设“质量强国”的宏伟目标。而标准化是质量的重要
             支撑,标准化发挥的作用将更加凸显。因此,核工业的高质量发展、高效率

             发展需要核工业标准化来保障,从而不断增强我国核工业以及我国经济的创
             新力和竞争力。
                  3.核工业产业发展对核工业标准化提出新要求
                  核工业新技术的发展需要新的配套标准体系支撑。我国新一代反应堆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技术研发已经取得较多成果,特别是在快堆、高温气冷堆和小堆方面,都已
             经进行了示范堆的建设工作,需要相应的技术标准化作为支撑,从而支撑我

             国核能技术的升级。在核燃料循环领域,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的需求越
             来越大,乏燃料暂存与运输、核燃料循环设施退役工作的开展迫在眉睫,需
             要总结发达国家标准化发展经验,结合我国核燃料循环产业发展需求,及时

             开展标准体系研究,研制相关领域标准。近年来发展迅速的核技术应用产
             业,在医学、农业、检测、计量等领域都有着良好且广阔的应用空间,需
             要核工业标准化来及时总结技术成果、推广技术应用,从而进一步引领技

             术发展。
                  核工业“走出去”战略对标准化的国际化影响力提出高要求。国务院印
             发《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明确了要提高标准国际化水平。鼓励社会组

             织和产业技术联盟、企业积极参与国际标准化活动,争取承担更多国际标准
             组织技术机构和领导职务,提高话语权。核工业标准化应满足服务“一带一

             路”倡议,促进沿线国家政策沟通、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的新要求。
                  人工智能等信息化新技术与核工业加速融合对标准化提出新需求。随着
             信息化新技术的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5G、区块链等新技术逐渐或即将
             在核工业领域得到应用,促进核工业全产业链的转型升级,数字化核电厂、


                                                                               101
   111   112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