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20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20

核工业标准化 2035 发展战略研究


             不高,这既不利于展现我国的工业技术水平,更不利于扩大我国核工业标准
             在国际上的影响力。

                  6. 支持保障能力不够,制约核工业标准化可持续发展
                  企业对核工业标准化工作重视不够。在标准立项后,由标准项目申请单
             位负责联合参编单位组建标准编制组,开展标准的编写工作。但标准编写任

             务往往在单位任务中被边缘化,标准编写人员技术水平也不能保证,最终导
             致标准编写质量参差不齐。

                  核工业标准化人才队伍建设亟待加强。当前,我国核工业标准化人才相
             对匮乏,特别是标准化高级人才和国际人才明显不足。目前,从事核工业标
             准化工作的人员数量不足,他们的科研经验和工程经验也相对缺乏,这是制
             约核工业标准化跨越发展的瓶颈。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核工业标准化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目前,国家和企业没有专门的标准化
             经费,对标准相关的基础研究和试验验证支撑严重不足,导致当前核工业标

             准自主化研究严重不足,制约了核工业标准化工作的自主化发展。核工业属
             于国家战略产业,市场化程度低,主要依靠国拨经费,但国家投入的科研经
             费严重不足。同时,各企业也对标准化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导致经费投入严

             重不足。


                          四  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和发展目标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根本遵循,深入贯彻党的十九

             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深入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核工业发展的一系列批
             示指示,强化标准引领,完善核工业标准化管理体制,优化核工业标准化工
             作机制,健全核工业标准化体系,加强核工业标准化国际合作,坚持自主发

             展、创新发展、开放合作,建立全面、权威、先进、协调的新时代核工业标
             准化体系,支撑先进核工业科技体系的构建和核工业全产业链高质量发展,
             促进我国由“核大国”向“核强国”迈进。


                                                                               105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   124   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