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13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313

ނ׈ࡹഡაᄎྛܵ৘




            预防和缓解事故的技术措施,使得建造与运营的投入巨大,运行管理复杂和困难,
            难以在市场化条件下实现可持续的发展。同样,技术密集的核电技术发展至今,从
            业者要追溯和认清复杂技术的原委和全貌已非常困难,甚至成为了设计、建造和运

            行维护等活动人因失误的诱因。
                 低碳的核能,作为“碳达峰碳中和”的生力军,先进型轻水堆技术已经是新建

            核电项目的必然选择。核能发展的前提是要能守住“保护人员和环境免遭放射性
            物质危害”的核安全的底线,做到安全性和经济性的统一。20 世纪 90 年代,关于
            先进型轻水堆的设计已经明确地要求实现简单化。实践中,随着安全要求的不断

            完善,在纵深防御理念的驱动下,设防标准逐步提高,核电厂事故预防与缓解的层
            次不断丰富,特别是设计分析和安全分析方法的保守性和安全设施独立性要求使
            得核电厂配置愈加复杂,增大了设计、建造和运行维护的难度和成本。如何化繁为

            简是当前先进压水堆核电技术可持续发展所面临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1  纵深防御体系





            1.1  纵深防御(Defence-in-Depth, DiD)的理念


                 纵深防御的理念起源于早期的一种军事战略,它是一种依靠多层次、分层的防

            线而不是单一的坚固防线来延缓对手前进的理念。核安全贯彻纵深防御理念源于
            美国 1960 年代的通用设计准则(GDC),它定性描述了 6 组 50 余条的基本安全要
            求。纵深防御理念是在核设施发生故障、事故或自然灾害时,通过采用连续的补偿

            措施来防止事故或减轻损伤。该理念明确安全不完全取决于核设施的设计、建造、
            维护或运行中的任何单一环节或要素。在设计、建造、维护和运行过程中采用纵深

            防御的理念使得有关设施或系统对故障和外部挑战的容错度更高。
                 关于纵深防御理念的认识论基础是:
               (1)人是会犯错误的,设备总会出故障的,自然灾害也一定会发生。

               (2)认识是发展的和无止境的,意外总是会发生。认知的不足使得不确定性


                                                                                   299
   308   309   310   311   312   313   314   315   316   317   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