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65 - 2019congshu
P. 265

产业发展与创新




           幅提升。但是对比《“十三五”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提出的各项目标,仍存在差
           距。


           1.1  信息系统建设初见成效


               信息化建设是提高核与辐射安全监管能力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国家核安全局

           经过多年的探索与努力,已逐步建立了一些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信息系统。财务、人
           事、行政办公等通用系统在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相关单位内部基本建设完毕。
           业务系统普遍处于建设初始阶段,已建成的 40 余套信息系统在各自业务领域发挥

           了较好的作用,提高了监管工作的效率;其中核与辐射应急、辐射环境监测、人员资
           质管理、核技术利用管理等相关信息系统建设起步较早,信息化程度较高。


           1.2  信息基础设施初具规模



               目前核与辐射安全监管体系相关单位的计算机及网络环境设备基本齐备,软
           硬件设施运行状况良好,基本能够满足工作人员日常办公和业务系统正常运行的
           需要。国家核安全局信息系统主要硬件设施集中在核与辐射安全中心机房,包括

           网络设备约 130 台,服务器约 100 台,存储设备 9 套,视频会议系统 4 套。依托环
           境保护部专网建设,国家核安全局、六个核与辐射安全监督站、两个技术支持中心

           以及各省市辐射管理机构之间基本实现了互联互通。通过应急能力建设,核与辐
           射安全中心与各核电厂之间通过专线完成了互联互通,实现了应急和监测数据的
           传输。


           1.3  与“十三五”环境信息化发展目标差距较大



              《“十三五”环境信息化发展规划》的总体目标是到 2020 年,生态环境大数据
           建设取得明显成效,环境管理信息化水平大幅提高,有力支撑生态环境精细化管

           理,大幅增强环境风险防范能力,创新决策和管理方式,服务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
           善,为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坚实支撑。制定的具体目标包括:


                                                                                 255
   260   261   262   263   264   265   266   267   268   269   2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