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8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68

核电“走出去”经验与启示


             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实施路径和保障措施;在顶层设计方面,加强核能领
             域高层对话,为核电出口企业明确方向并提供国家支撑;在国家战略规划的

             引领下,发挥体制优势,协调统筹各部委、金融机构、核电企业力量,增强
             资源调动能力,政府与企业协同发力,加快推动核电“走出去”。
                  二是建议为核电“走出去”制定专项融资政策。建议由国家部委牵头,

             统筹资源,组织制定针对核电出口项目的一揽子优惠融资政策,先在巴基斯
             坦等特定国别的核电项目上开展试点。比如,扩大“两优”贷款对核电出口

             项目的支持规模,提高信用放款额度,加大现有国际产能合作专项基金或专
             项贷款对核电项目的支持力度,降低综合融资成本,延长贷款期限,根据项
             目情况酌情减免信保,对涉及中方投资的项目给予国有资金支持,制定政策
             性银行或保险公司针对核电出口项目的融资方案及担保减免措施等。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三是建议加快完善核电出口相关的法律法规。近年来,我国颁布实施了
             一系列涉核领域法律、行政法规及部门规章,但与核电强国相比,我国涉核

             法律体系尚未完善,特别是缺乏统领核能领域的基础性法律。未来,建议加
             快推进原子能法出台,明确乏燃料管理政策,允许将我国出口核燃料产生的
             乏燃料运回境内贮存或后处理,在体现核大国担当的同时,增强我国核电出

             口的竞争力。同时,充分借鉴国际核损害赔偿实践经验,加快完善我国核损
             害赔偿制度。在国际形势日趋复杂的当下,应尽快完善我国对外投资法律体
             系,保障我国对外核电投资和其他投资的安全。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为中国擘画的壮美蓝图徐徐展开,站在“两个一百
             年”的历史交汇点上,中国核工业处于重要的战略机遇期,要进一步深刻认
             识核电“走出去”的重要意义,自觉站在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的高度,积

             极践行“强核报国、创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在促进核电产业国内
             国际双循环中真抓实干、砥砺前行,助力建设核工业强国。











                                                                               153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   170   171   172   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