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2 - 2023第7期核能新闻----最终版
P. 22

持续推进先进、可靠核能技术的开发应用,提高本质安全度。强化各企业集
                   团重点技术联合攻关,集中优势力量解决瓶颈问题,确保关键技术、装备、
                   材料、软件等自主安全可控,加快自主品牌核燃料组件入堆考验和推广应用
                   进程。通过信息化手段赋能核安全管理,推广“智慧工地”,不断提高工程
                   建设精细化管理水平。加大核安全科研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推动设立核安全
                   科研专项,深入开展反应堆物理、热工水力、材料性能等基础性、机理性研
                   究,夯实保障核安全的能力根基。

                        (四)建设高水平核安全队伍。有效保障核安全,人的因素最为重要。
                   要推进高校核安全相关学科建设,加大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之间的
                   人才交流力度,举办多层级、多维度、多领域的研讨班、培训班和技能竞赛,
                   强化核安全人才储备。加强核安全领军人才、青年骨干发掘培养,强化人才
                   梯队、科研条件、管理机制等政策配套,吸引留住核行业优秀人才。健全服
                   务全局、分级分类、全员覆盖的人才培训体系,强化核设施操纵人员、焊接
                   人员、无损检验人员资格管理。根据核事业发展情况动态调整监管工作力量
                   配备,加强知识传承、交流培训和激励约束,推行监管人员到一线、下班组,
                   加大向国际组织人才推送力度,打造专业素质过硬、管理能力突出、具备国
                   际视野、堪当时代大任的监管队伍。

                        (五)严格高水平核安全监管。严格监管是核安全监管的职责所在、使
                   命使然,也是对被监管者最有力的支持。要坚持严字当头、依法监管,强化
                   全过程监管、一线监管、闭环监管,通过刚性执法、震撼教育等方式,督促
                   企业主体责任落实到位。坚持问题导向、精准监管,针对不同类型的设施、
                   不同特点的单位、不同阶段的工作性质等实施不同的监管策略,找准解决问
                   题的着力点和突破口,真解决问题、解决真问题,切实提升监管效能。坚持
                   固本强基、提升能力,推进国家核与辐射安全监管技术研发基地建设,全面
                   提升安全分析、经验反馈、事故应急、监管信息化等能力,加快推进海洋辐
                   射环境监测、监督一线辐射环境监测等能力建设。

                        (六)推动高水平核安全合作。核安全一荣俱荣、一损俱损,必须打造
                   政府指导、行业自律、公众参与、国际合作的核安全命运共同体,构建共建
                   共治共享的核安全治理新格局。要在全社会深入开展核安全公众沟通,依法
                   加强信息公开,做强做优宣传品牌,广泛开展公众参与,畅通和规范群众诉
                   求表达、利益协调、权益保障通道,推动形成科学认识、理性看待、人人维
                   护核安全的良好氛围。以更积极的态度、更有效的作为参与和推动国际核安
                   全治理体系建设,深度参与国际规则制定,积极开展多双边交流合作,在吸
                   纳借鉴国际先进经验的同时,分享中国经验、发出中国声音、展现中国形象。
                                     (来源:国家核安全局、《新安全》杂志 2023 年第 1 期)















                                                           19
   17   18   19   20   21   22   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