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42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342
我国核电行业公众沟通的创新模式
情感融合的企业文化,充分保证公众的知情权、参与权与话语权,采取多种
创新模式建立与公众的联系,让公众充分参与核电站的全过程监督。建立双
向沟通常态机制和信息双向流通机制,打破单纯的“我跟你说、我说你听”
模式,避免说服或兜售技术优越性的言论,真诚努力地了解公众的风险感知,
把公众对企业、对机构的不满意见和建议进行定期梳理、释疑、采纳,实现
平等主体间的对话。在媒体与公众的双向沟通方面,媒体行业要发挥主流媒
体的引导作用,对自媒体进行监督管理,正确引导核电舆论。公众要不断培
养提升自身素质,对待舆论要理性甄别,不造谣不传谣。在独立第三方社会
组织与企业、媒体和公众的双向互动方面,要保证第三方社会组织的独立、
公正,正确引导媒体发声,能够及时上传下达公众的意见与建议,企业、媒
体和公众要积极支持配合独立第三方社会组织的工作。
5.各利益相关方自身管理能力提升方面的对策建议
(1)大力加强政府对公众沟通工作的引领作用
一是政府需重视公众沟通工作的顶层部署。将核电科普和公众沟通提升
至国家层面进行统筹部署,组成国家相关部门牵头的核电公众沟通小组;二
是重视以信息公开和公众参与为重点的公众沟通制度建设,将维护公众知情
权、监督权等合法权利义务融入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定中去;三是在制度设计
时要注意将各利益相关方的平衡,实现集体利益最大化作为衡量制度可行性
的首要标准。
(2)重视企业信息公开,树立企业“阳光”形象
一是核电企业需要对核电运营状态、环境与辐射监测数据等常规信息进
行实时监控,定时向公众发布。对于一些异常数据、核电突发事件等,也应
及时向公众告知情况以及解决方案。二是对突发情况要及时公布,并给出处
理措施,请业内权威领导专家进行答疑解惑,保证信息发布和官方解读时间
的一致性。
(3)构建新型媒介思维
一是泛众传播与窄众传播相结合,优化媒体传播结构,提高媒体与公众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核电沟通的有效性。二是丰富传播模式。强化互联网思维,借助新技术,使
3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