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2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82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五卷)
泵技术,先进核电技术等。
(10)实现“双碳”目标是复杂的系统工程,也是一个科学的转型过程。政策
性很强,需把握好节奏、积极而稳妥,既要防止“一刀切”简单化,又要防止转型不
力,带来落后和无效投资。把好事办好,深刻推动经济、社会的变革和进步。
总之,碳达峰是高质量经济发展同时的达峰;是产业结构优化和技术进步导
致碳强度逐步降低实现的达峰;不是攀高峰、更不是冲高峰,是瞄准碳中和的达峰。
碳中和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引擎,是要开创一条兼具成本效益、经济效益和社
会效益的路径,是与实现国家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同步的、经济社会低碳转型、深
刻进步的里程碑。从碳达峰走到碳中和,发达国家一般用了 45 年到 70 年,而中国
只有 30 年时间,因此碳达峰后只有更有力度地减排,才能实现碳中和,这显然更困
难,更富有挑战性,但更是新型的发展机遇。
二、“双碳”目标引领核能发展
我国“十四五”期间能源规划,我认为需要为十九大提出的 2035 和 2050 两
个伟大目标找准方向,走出能源革命的正确道路。同时,为 2030 年前实现碳排放
达峰做好铺垫,为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明确路径。进而为我国走上高质量发展新
征程,迈开坚实的一步。当前,我国能源转型面临着转型不力导致能源系统和技术
的落后,社会创新乏力,五大发展理念不落地,低效重复投资等风险。
化石能源要尽可能适应能源转型,并做出贡献。要做好煤炭的高效清洁利用,
稳油增气。化石燃料富含碳元素,是基础化工和材料制备的碳资源,要体现好它的
原料属性。发挥好煤电的“供电价值”和“灵活性价值”。要大力发展非化石能
源,推进低碳转型。我国发展非化石能源,需要可再生能源与核能并举。在我国非
化石能源为主的阶段,核能作为稳定的基荷将发挥重要的基础性能源作用。通过
推动核能等新能源发展,逐步建立我国以新能源为主体的电力(能源)系统,基于
这个能源系统的经济体系将支撑我国的生态文明社会。
在国家确定“双碳”目标之后,核电需要发挥更重要的作用,核电是战略必争,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