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408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408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五卷)
后处理、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处理等环节,还涉及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通用基
础领域。其中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件属于核
燃料循环产业链前端,后处理、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处理属于核燃料循环产业
链后端。
一、我国核燃料循环标准化发展现状
我国核燃料循环标准起步于 20 世纪 80 年代,到目前为止已基本形成了核燃
料循环标准体系,涉及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纯化转化、铀浓缩、核燃料元
件、后处理、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处理、辐射防护与核安全等领域,标准类型主
要包括国家标准、国家军用标准、核行业标准、能源行业核电标准等。
由于技术的敏感性,以及受国外管控,我国核燃料循环标准总体上都是基于我
国核燃料循环科研生产实践经验的总结编制而成,如铀矿地质勘查和铀矿采冶、铀
纯化转化、核燃料元件、核设施退役与放射性废物处理等领域的标准基本上都是由
我国自主技术编制而成;少量标准是通过吸收借鉴国外标准的基础上再结合我国
的实践经验转化而成,如核安全、辐射防护等领域的标准,借鉴了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的导则和技术文件。我国核燃料循环标准反映了我国核燃料循环领域科
研生产的需要,在我国核燃料循环科研生产中得到了良好的推广和应用,为科研生
产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二、面临的形势与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
(一)面临的新形势
1. 新发展理念对核燃料循环标准化提出新要求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要坚持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
理念,要推进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标准是核燃料
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