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 - 2019年核能年鉴
P. 32

特..载



               称网络平台),公开下列信息:                              (二)通过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于
                   (一)建设项目名称、选址选线、建                    接触的报纸公开,且在征求意见的10个工

               设内容等基本情况,改建、扩建、迁建项                      作日内公开信息不得少于2次;
               目应当说明现有工程及其环境保护情况;                          (三)通过在建设项目所在地公众易
                   (二)建设单位名称和联系方式;                     于知悉的场所张贴公告的方式公开,且持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编制单位的名                    续公开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称;                                          鼓励建设单位通过广播、电视、微
                   (四)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信、微博及其他新媒体等多种形式发布本
                   (五)提交公众意见表的方式和途                     办法第十条规定的信息。
               径。                                          第十二条  建设单位可以通过发放科

                   在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编制过                    普资料、张贴科普海报、举办科普讲座或
               程中,公众均可向建设单位提出与环境影                      者通过学校、社区、大众传播媒介等途
               响评价相关的意见。                               径,向公众宣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
                   公众意见表的内容和格式,由生态环                    的科学知识,加强与公众互动。

               境部制定。                                       第十三条  公众可以通过信函、传
                   第十条  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征                   真、电子邮件或者建设单位提供的其他方
               求意见稿形成后,建设单位应当公开下列                      式,在规定时间内将填写的公众意见表等
               信息,征求与该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有关的                      提交建设单位,反映与建设项目环境影响

               意见:                                     有关的意见和建议。
                   (一)环境影响报告书征求意见稿全                        公众提交意见时,应当提供有效的联
               文的网络链接及查阅纸质报告书的方式和                      系方式。鼓励公众采用实名方式提交意见
               途径;                                     并提供常住地址。

                   (二)征求意见的公众范围;                           对公众提交的相关个人信息,建设单
                   (三)公众意见表的网络链接;                      位不得用于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之外的
                   (四)公众提出意见的方式和途径;                    用途,未经个人信息相关权利人允许不得
                   (五)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开。法律法规另有规定的除外。

                   建设单位征求公众意见的期限不得少                        第十四条  对环境影响方面公众质疑
               于10个工作日。                                性意见多的建设项目,建设单位应当按照
                   第十一条  依照本办法第十条规定应                   下列方式组织开展深度公众参与:
               当公开的信息,建设单位应当通过下列三                          (一)公众质疑性意见主要集中在环

               种方式同步公开:                                境影响预测结论、环境保护措施或者环境
                   (一)通过网络平台公开,且持续公                    风险防范措施等方面的,建设单位应当组
               开期限不得少于10个工作日;                          织召开公众座谈会或者听证会。座谈会或


               24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