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3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2)_l(1)
P. 103

核能发展蓝皮书


             氦冷固态实验包层系统(HCCB TBS)首个项目启动,标志着中国在 ITER 上
             开展产氚技术测试进入具体实施阶段。“核电厂 1E 级电缆老化和鉴定”EPRI

            (美国电力研究院)技术合作项目圆满完成,Living PM、SG 完整性评价两个
             项目获得 EPRI 技术转化奖。实质推动高通聚变体中子源发展,联合完成长脉
             冲气动磁镜实验装置 ALIANCE-T 工程设计。与俄、美、日、韩、乌、瑞典等

             国的国际知名科研机构建立核技术合作关系。我国科研团队和个人获得国际
             原子能机构与联合国粮农组织联合颁发的多个核技术诱变育种国际大奖。

                  提升核领域国际标准话语权。中核集团主导编制的国际标准《傅里叶红
             外光谱法测量重水浓度》(ISO 23468:2021)于 2021 年 8 月 11 日正式发布;
             上海核工院编制的国际标准《核电厂—安全重要仪表和控制系统—地震停堆
             系统准则》(IEC 63186:2021)由国际电工委员会(IEC)正式发布,这是我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国核电领域首个正式发布的 IEC 国际标准;国核锆业牵头编制的《金属和合
             金的腐蚀核反应堆用锆合金水溶液腐蚀试验》(ISO 10270:1995,MOD)正式

             发布。核设施产生极低放废物(VLLW)的放射性表征方法等国际标准的编制
             工作进展顺利。核聚变堆高温承压部件的热氦检漏方法在国际标准化组织成
             功立项,该方法是中国在核聚变领域立项的首项国际标准。我国核能行业积

             极组织、参与 ASME(美国机械工程师协会)国际工作组会议、ASME 标准周
             活动,培养国内行业专家成为 ASME 技术委员,引导国内核能行业专家关注
             ASME 规范和标准的制定、修改和发展方向,推动国内学者参与 ASME 的联

             合工作。


                              四  积极参与核领域全球治理



                  深化核领域全球治理合作。国家原子能机构主任为国际原子能机构
            (IAEA)出版的《核能促进净零排放世界》撰写署名文章,宣介中国核能发

             展政策与实践,该书在第 26 届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上正式发布。利用 IAEA
             平台宣介“全球发展倡议”,以及我国核能发展理念成就和核技术服务社会民
             生的良好实践。与 IAEA 合作设立昆虫不育、高放废物地质处置、海关一线官


             088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   106   107   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