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3 - 第六篇 质量通病防治篇
P. 33
2.原因分析
(1)替代垫层模板策划时,对混凝土侧压力分析不足,
对模板倾覆风险辨识不到位。模板受力计算缺失,模板构造及
相关参数不明确,现场凭经验施工;
(2)替代垫层模板采用内拉外顶方式,模板内外均承受
水平荷载,且受力构件为组合构件,荷载传递路径长,计算模
拟困难,荷载分配比例难以精确计算,模板受力计算与实际工
况存在一定偏差;
(3)替代垫层模板支设时,未严格按照策划的参数施工,
如锚筋钻孔深度不足,锚筋直径不合适,连接节点焊缝长度不
足等;
(4)模板加固构件与施工操作平台相互连接。
3.预防措施
(1)替代及垫层模板策划时,进行模板受力计算,明确
各部分构造及详细参数;
(2)替代及垫层模板受力计算时,提高模板安全系数,
如将外顶部分作为安全辅助措施,不参与受力计算;
(3)替代及垫层模板安装,严格按照方案中规定的参数
组织施工。关注锚筋钻孔深度、直径、角度,拉杆材质、直径、
角度、焊缝等参数;
(4)严禁将模板加固构件与施工操作平台连接。
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