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328 - 第二批核电工程建设五新技术成果汇编10.7
P. 328
核电工程建设五新技术成果汇编(第二批) · 新装备
核电厂穹顶钢衬里(带肋半球壳体)拼装施工胎架
中国核工业第二二建设有限公司钢结构分公司
项目负责人:陈瑶;项目成员:严翔、裴盛昌、刘利军、
梁国武、刘军、段锟、梁国武、何文斌、张慧、文勇、杨建国
一、成果概述
(一)成果实施前所存在的问题
传统带肋半球壳体拼装胎架采用满堂式脚手架,作为施工作业平台(满足施工过程
中的切割,焊接,矫正,无损,测量,防腐等操作)及支撑,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建安施工衔接脱节:
(1)拼装阶段和管道安装阶段所需脚手架不通用。
(2)脚手架结构整体承载能力较弱,无法为安装物项提前引入存放提供条件。
2. 脚手架工作量大:
(1)设备安装前,需要拆除,占主工期。
(2)反复搭拆两次满堂脚手架,施工周期长,用工多。
(3)变换不灵活,过程协调繁杂。
3. 测量视线不通透:
(1)阻挡视线,测量观测困难。
(2)脚手架调整需要重新计算,拆装,用时长。
4. 作业点不能全覆盖:
(1)除了通道区域,其它区域必须采取措施才能到达。
(2)拼装阶段的平台措施,对于管道安装,绝大部分部位不可达。
为解决传统带肋半球壳体脚手架拼装胎架的上述问题,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率、节约
成本,响应党的二十大核电技术创新的要求;践行集团公司高质量发展和强核报国、创
新奉献的新时代核工业精神;做到“六大控制七个零”高质量精细化工程项目管理目标;
为核电的建、安施工配合、衔接打开新局面,促进核电建设更好、更快的发展。团队潜
心研究,通过产学研强强联合,将自然之美与工业之美巧妙融合,统筹兼顾建安施工要
求,完全摒弃传统的满堂式脚手架胎具,设计出华龙首个建安一体化穹顶施工胎架。
— 3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