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87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287
核能发展蓝皮书
NHR200-II 壳式核供热堆在设计上采用了最新的标准和核安全要求,满
足福岛核事故后我国核安全当局对小型堆的最新核安全要求,已经完成的设
计和试验工作表明,NHR200-II 具有很高的固有安全性,完全满足国家核安
全局颁发的《小型压水堆核动力厂安全审评原则(试行)》的相关要求。其主
要安全特性有如下几点。
(1)可靠的停堆手段
核供热堆设计有两套独立的、工作原理不同的停堆系统,即控制棒系统
和注硼系统用以停闭反应堆。控制棒系统采用水力驱动,驱动方式按“失效
安全”原则设计。控制棒插入堆芯实现停堆是靠自身重力来驱动的,体现了
被动安全特性。注硼系统作为备用的停堆手段,采用重力注硼方式,无须转
动机械和动力电源,具有很高的可靠性。这两套被动安全的停堆系统均能在
需要时自动地、长期地维持反应堆处于冷态次临界状态。因此,停堆系统具
有高度可靠的固有安全性。
(2)堆芯始终被水淹没
NHR200-II 压力容器内装有大量欠热水,单位热功率水容积约为压水堆
核电厂的 15 倍,热容量大,对堆芯余热排出、防止堆芯失水都大有益处;核
供热堆主回路采用一体化布置方案,整个主回路均布置在一个压力壳内,没
有外延的粗管道,也没有主循环泵和稳压器等大型复杂部件,排除了发生大
破口事故的可能性;同时反应堆压力容器上的所有辅助工艺系统的穿管均布
置在压力容器上部,而且穿管口径也受到限制,以保证在断管和两道隔离阀
同时失效的条件下,堆芯也不会裸露。采用双层承压壳设计,即使压力容器
底部发生破裂,也不会导致堆芯失水。事故分析表明,在设计基准事故和超
设计基准事故工况下,核供热堆均能保证堆芯淹没在水中,不会发生堆芯裸
露,保证堆芯能得到良好的冷却。
(3)停堆后长期可靠的余热排出
核供热堆的余热排出系统由三重自然回路组成。主回路通过自然循环将
堆芯产生的余热输送到主换热器,并传至主换热器二次侧,然后通过自然循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环将传来的热量输送到空气冷却器,由空气冷却器通过自然对流将热量散入
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