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46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246

中国天然铀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发展

             备的要求更高、对钻孔偏斜的控制更为严格。二是成井、完井技术问题。随
             着深度增加,井底压力增大,对套管材质提出了更高要求;同时,在进行深

             部钻孔的固井作业时,会面临注浆困难等问题,必须改善水泥浆的配方和注
             入方式;现有的以空气洗井为主的洗井方式也会面临诸多问题,如风管下放
             困难、洗井难度大等。三是井场控制与浸出技术问题。深度的增加会影响抽

             注液及溶浸剂在含矿含水层的分布,进而影响溶浸剂的溶浸路径和扩散范围。

                 (三)复杂砂岩型铀资源开发问题


                  中国砂岩型铀资源禀赋较差,复杂矿性和复杂矿体赋存条件并存,存在
             高碳酸盐、高矿化度、低品位、低渗透率等问题,需要研究突破有关工艺技
             术和工程技术。

                  吐哈盆地、松辽盆地等砂岩型铀矿碳酸盐含量大于 2%(以 CO 2 计),部
                                                                 2+
                                                     3-
                                                           2-
                                             2+
             分区域总矿化度达到 10 克 / 升,Ca 、HCO 、SO 4 、Mg 等离子浓度过高。
             对于高碳酸盐矿床,酸法浸出时酸耗大,易发生 CaSO 4 矿层堵塞,碱法浸出
             时易发生 CaCO 3 矿层堵塞,导致浸出过程难以连续进行,影响开采进度。高
             矿化度铀矿和高碳酸盐铀矿情况类似,开采难度较大。需合理设计地浸方案,

             精细控制浸出过程中的溶液浓度,保证浸出过程的连续稳定。
                  松辽盆地钱家店铀矿床、二连盆地巴彦乌拉铀矿床铀资源品位较低,平
             均品位仅约 0.02%。矿石品位低,平米铀量小,会导致浸出液铀浓度低,对

             后续回收工艺提出了较高的技术要求。
                  中国砂岩型铀矿床渗透性普遍偏低,矿石渗透性小于 0.5m/d 的低渗透资
             源占砂岩型资源的 70% 以上。低渗透性不仅影响钻孔的生产能力,导致钻孔

             抽注液能力小,而且会延长生产周期,增加生产成本。低渗透砂岩铀矿含矿
             含水层的孔隙结构和表面物理性质极为复杂,需要深入研究低渗透矿层的地
             质特点和渗流机理,开发低渗储层增渗技术,提高钻孔的抽注液能力。


                 (四)多金属铀矿资源综合利用技术问题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中国存在众多储量巨大的低品位铀多金属伴生共生矿,如铀钼矿、铀铌


                                                                               225
   241   242   243   244   245   246   247   248   249   250   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