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33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233

核能发展蓝皮书



                         四  积极开展核燃料循环产业国际合作



                  铀资源是一种关系国家安全的战略性资源,当前国际铀价处于“筑底
             期”,是加快天然铀产业“走出去”和开展铀贸易的重要历史机遇期。加大海

             外铀资源开发力度,既有利于提高国内天然铀保障能力,也有利于保护国内
             资源的合理开发、长期使用,打造多元化的核电发展“粮仓”。我国已经在

             纳米比亚、尼日尔、哈萨克斯坦、乌兹别克斯坦、澳大利亚等国进行铀资源
             开发,已拥有铀资源总量超过 38 万吨。海外铀资源基地建设成效显著,中国
             与纳米比亚合作开发湖山铀矿,达产后产量将位居世界第二。
                  虽然当前全球铀浓缩处于供大于求的严峻形势且价格长期低迷,我国

             已经建立了稳定的分离功国际销售渠道(浓缩铀已经出口到美国、韩国、
             日本、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并与俄罗斯 TENEX 公司进行了贫铀再浓缩的

             合作。
                  在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大亚湾 M310 核电技术过程中,我国先后
             引进了法国 AFA-2G、AFA-3G、全 M5 AFA-3G 技术,形成了核燃料组建

             的国产化生产能力。通过 AP1000 依托项目的技术引进,AP1000 核燃料组
             件生产线已经圆满建成,可满足国内 AP1000 机组的需求;在此基础上,中
             美 AP1000 全球组件加工合作也取得重要突破。自主研制的 30 万千瓦核电

             机组核燃料组件成功出口,满足了出口核电的需求;CF3 自主品牌元件已经
             入堆考验,能够满足百万千瓦出口核电机组对元件的需求;自主知识产权的
             CAP1400 先进核燃料定型组件已经下线。此外,中国正在与哈萨克斯坦合作

             建设核燃料组件厂,产能达每年 200 吨。
                  后处理方面,2017 年 2 月,在中法两国总理见证下两国企业签署了《关
             于产业和商业合作框架协议》,商业后处理大厂合同谈判取得积极进展,合同

             文本基本固化。积极开拓巴基斯坦乏燃料管理和废物处理处置市场,提供了
             乏燃料运输、干法贮存、中低放废物处置等一揽子解决方案。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我国积极参与国外退役项目,派员到国外培训,提高海外开发能力。


             212
   228   229   230   231   232   233   234   235   236   237   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