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4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64

核电科技创新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研制了我国首座铅基核反应堆零功率装置“启明星
             Ⅱ号”,并实现临界。到 2017 年 6 月,该战略先导科技专项的铅基工程实验

             堆技术集成验证装置 CLEAR-S、大型铅铋实验回路 KYLIN-II 进行现场测试,
             测试结果表明这两台装置达到了任务设计指标,部分关键指标更优。
                  中广核与中科院兰州近代物理研究所合作,正在开展加速器驱动先进

             核能系统(ADANES)的研发,计划在惠州市建设加速器驱动嬗变研究装置
            (CIADS),采用次临界的铅铋合金冷却反应堆作为备选堆型。为协同推进研

             发工作,中广核自主开发了先进核能智能优化云设计平台(ANSOC),可实
             现铅基快堆多目标优化设计,极大简化研发设计流程。在关键技术与设备方
             面,进行了熔炼法制备高强度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技术(ODS)、中国铅基快堆
             用奥氏体不锈钢(CLRASS)包壳及高精度铂氧传感器的研发,在铅基快堆材

             料耐腐蚀和抗辐照技术方面取得关键进展。此外在硬件方面,建成了铅铋热
             工流体,动、静态腐蚀装置,铅铋工艺集成平台及氧控性能测试装置等多个

             实验台架。
                  国家电投初步制定了四代堆技术发展规划,结合国际先进堆的发展趋势,
             开展了 BB 堆(“Breed & Burn”嬗变铅铋快堆)概念设计与关键技术预研,推

             出了铅冷快堆 BLESS 概念型号,目前确认了初步堆芯方案、总体概念方案和
             初步的总体技术路线图,各项研发工作正在按计划开展。

                 (三)超临界水冷堆


                  超临界水冷堆(如图 3-17 所示)是在水的热力学临界点以上(374℃,
             22.1MPa)运行的高温高压水冷反应堆,具有热效率高、经济性好、系统简化

             和技术继承性好等优点,也存在对结构材料要求高、汽轮机等设备受放射性
             影响等不足。超临界水冷堆系统主要是为高效发电设计的,在堆芯设计的两
             个选择方案中提供了一种管理锕系元素的方案:SCWR 可以是热中子或快中

             子能谱的。因此,该系统提供了两种燃料循环选择:第一种是具有热中子能
             谱反应堆的开放式循环;第二种是具有快中子能谱反应堆的闭合式循环,而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且是地处中心位置的基于先进水法处理的全部锕系元素再循环。


                                                                               143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   166   167   168   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