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0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160

核电科技创新


                 (二)总体进展


                  我国快堆研究已形成了一批针对钠冷快堆技术的研究试验设施和工业配
             套能力。钠冷快堆计划采用“实验快堆—示范快堆—商用快堆”三步走路线,
             中国实验快堆(热功率为 65MWt,电功率 20MWe)是中国钠冷快堆发展的第

             一步,正在建设的 600MWe 规模的中国示范快堆(CFR600)是第二步,在示
             范快堆成功建造和运行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发展商用快堆,实现快堆的商业

             推广。预期 CFR600 将于“十四五”期间建成,2030 年左右建成百万千瓦级
             大型高增殖商用快堆,2035 年实现规模化建造。

                 (三)2017年取得的成绩


                  中国实验快堆全范围仿真机进行硬件检查及对点检查,进入复装测试阶
             段。

                  中核集团 600MWe 钠冷快堆示范工程在福建省霞浦县土建开工。示范项
             目一回路主循环钠泵原型样机制造完成;涉钠设备综合试验设施成功完成首
             次进钠,实现了从安装到调试的重要过渡,全面调试工作正式启动;钠冷快

             堆示范工程主管道及主管道裤形三通研制成功。


                                 六  其他先进堆型或系统


                 (一)熔盐堆

                  熔盐堆(如图 15 所示)研发始于 20 世纪 40 年代末的美国,橡树岭国

             家实验室于 1965 年建成液态燃料熔盐实验堆,这是迄今世界上唯一建成并运
             行的液态燃料反应堆,也是唯一成功实现钍基核燃料运行的反应堆。但由于
            “冷战”的考虑,侧重民用的熔盐堆计划下马,美国熔盐堆研发中止。

                  20 世纪 70 年代初,中国曾选择钍基熔盐堆作为发展民用核能的起点,
             上海“728 工程”于 1971 年建成了零功率冷态熔盐堆并达到临界。但限于当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时的科技、工业和经济水平,“728 工程”转为建设轻水反应堆,之后停止了


                                                                               139
   155   156   157   158   159   160   161   162   163   164   1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