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18 - lps2019
P. 118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9)

             平台可实现铅基快堆多目标优化设计,极大地简化研发设计流程;包括氧传
             感器、净化及去 Po 技术在内的铅铋工艺关键技术获得突破;熔炼法制备高强

             度氧化物弥散强化钢技术、中国铅基快堆用奥氏体不锈钢包壳等技术研发,
             在铅基快堆材料耐腐蚀和抗辐射技术方面取得关键进展;完成铅基快堆主泵、
             主换热器、堆内换料机原理样机设计制造及铅铋环境下的实验;中广核集团

             完成包括材料研发、设备研发和验证等系列实验平台的设计和建造,其中 9
             个实验台架已经被写入 IAEA 液态金属冷却快堆系统(LMFNS)数据库。依

             托中广核已有的软件和硬件研发平台及关键技术研究的突破,中广核集团启
             动了 CLFR 系列铅基堆的研发和设计工作。
                 (4)聚变堆
                  1)我国聚变技术主要进展

                  我国首批聚变堆结构材料标准自 2018 年 9 月 9 日起施行。由中国国际核
             聚变能源计划执行中心牵头组织、中国科学院核能安全技术研究所编制的抗

             中子辐照钢标准《聚变堆用抗辐照低活化马氏体结构钢板》(HJB 1016-2018)
             正式发布,标志着我国在抗中子辐照钢的工程化应用方面已走在世界前列,
             为该材料的工业化生产和应用奠定了基础。

                  我国环流器二号 A(HL-2A)装置运行参数获得重要突破。在 HL-2A
             装置上成功实现了双输运垒条件下的高比压放电,获得了归一化比压大于 3
            (beta_N>3)的等离子体。这也是我国目前达到的最高纪录。比压是等离子体

             压强和磁压强的比值,是磁约束聚变堆反映经济性能优劣的关键参数。在这
             样的先进放电模式下,该装置同时实现了对聚变堆安全运行十分重要的准静
             态高约束(QH)模。这些实验结果标志着我国磁约束聚变研究水平的一个大

             提升,对进一步开展聚变能源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利用 3D 打印技术实现聚变堆包层第一壁样件的试制与分析。中国科学
             院以中国抗中子辐照钢(以下简称“CLAM 钢”)为原料,利用 3D 打印技术

             实现了聚变堆关键部件——包层第一壁样件——的试制并对其组织和性能进
             行了研究分析。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东方超环(EAST)首次实现 1 亿度运行,为高参数稳态运行奠定基础。


                                                                               101
   113   114   115   116   117   118   119   120   121   122   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