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9 - 第二批核电工程建设五新技术成果汇编10.7
P. 19
略型事故运行规程体系。通过对事故机理的研究,结合核安全三要素,引入状态功能概
念,提出了基于状态功能的事故处理策略,研发了“诊断——处理——再诊断”的循环
式、模块化的事故规程架构,形成了适用于三代核电机组的多人机接口的数字化事故处
理规程体系。相对于事件导向规程,简化了事故运行文件体系,减少了事故运行文件数
量,降低了事故规程数字化的难度,为事故运行自动化奠定基础。
图 1 展示了本项目事故规程的设计原理。基于三大安全功能,确定机组状态功能,
针对不同的状态功能降级程度制定相应策略控制机组状态参数,使电站处于安全状态,
图 2 展示了事故规程的循环式模块化结构。
图 1 本项目事故规程设计原理 图 2 事故规程的循环式模块化结构
创新点 2:通过对机组、系统、设备状态/参数的耦合分析,突破了覆盖核电厂全工
况的自动监控技术,有效提升核电厂运行自动化水平,降低操纵员工作负荷。仿真测试
结果表明与二代核电站相比操纵员事故处理任务负荷降低约 29 %。
(一)研究多条件耦合的核电厂安全状态监控方法,开发反应堆安全状态图形化监
视模块。建立机组工况与运行参数的对应关系,选取代表性参数(如一回路温度、压力
等),通过逻辑计算自动判断电厂所处的电厂工况;如图 3,将机组、系统、设备运行限
制多条件耦合,给出对应工况下的运行限制边界,同时实时显示机组运行状态点,并提
供运行状态点偏离预警,直观有效帮助操纵员监控机组安全状态,方便操纵员实时、直
观、全面地了解机组状态,可降低反应堆状态偏离分析难度,减少人因失误。图 4 为反
应堆安全状态图形化监视模块应用示例,操纵员可根据画面中的区域颜色判断当前机组
所处状态,据此选择规程中的操作路径。
— 1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