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255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255

核能发展蓝皮书

             耗运行经验,美国核管会批准的燃料棒燃耗限值为 62000MWd/tU,ROBVST
             实际组件批卸料燃耗可达 55000MWd/tU,满足 18 个月换料需求。西屋公司在

             ROBUST 基础上持续发展了适用于三代核电反应堆的 AP1000 燃料组件(见图
             1),增强了燃料组件的抗磨蚀性能和抗震性能,可实现 24 个月换料。
                  法国 AREVA 公司压水堆燃料元件技术是在引进美国西屋 SFA 燃料组

             件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通过自主消化,吸收了法国本土核电站的运行经
             验反馈,形成了自主化、系列化、标准化体系,成功开发出 AFA、AFA2G

             及 AFA3G 燃料组件,每一代卸料燃耗相比前一代均有跨越式提升。AFA3G
             采用了 M5 锆合金作为包壳,满足 18 个月换料需求,批准的组件燃耗已达
             58000MWd/tU。AREVA 最新开发的新一代 GAIA 燃料组件见图 2,先导组
             件已于 2012 年入堆,其提高了燃料组件的抗磨蚀性能、抗弯曲性能、抗震

             裕度、热工水力性能和过滤异物的能力。法国作为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典
             范,在引进技术的基础上经过 40 年的发展已经实现了前后四代典型的燃料

             技术创新。
                  俄罗斯采用了与其 VVER 堆型匹配的六角形燃料组件技术,先后经历了
             AFA、FA-2 等阶段,其最新的 TVS-2M 燃料组件(见图 3)包壳采用 E110

             合金,燃料组件燃耗限值为 60000 MWd/tU。为扩展国外市场,增强其燃料技
             术的通用性,俄罗斯于 2012 年推出了 TVS-K 方形燃料组件,采用了防异物、
             抗弯曲设计,包壳采用 E110 合金,已完成了堆外试验验证,并于 2014 年装

             入四个先导燃料组件进行辐照。
                  韩国在引进美国燃料技术的基础上,逐步实现了核燃料的国产化并建立
             起了自主核燃料开发体系。通过与西屋联合研制,以燃料组件 16×16 结构创

             新为主要特征,推出了 16×16 燃料组件 NGF(见图 4)。
                  国外压水堆燃料元件的发展总体上可归结为提高燃耗和换料周期、提高
             热工裕度和提高可靠性几个主要方向,重点体现在高性能燃料、先进锆合金,

             高性能格架,以及高热工裕度、高抗震裕度、抗弯曲、防异物和防勾挂等方
             面。目前各国的新一代商用产品的最大卸料燃耗已普遍提升到约 60000MWd/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6
             tU,换料周期达到 18 个月乃至更长,燃料破损率向 10 迈进。

             234
   250   251   252   253   254   255   256   257   258   259   2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