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00 - 智库丛书第五卷
P. 100
中国核能行业智库丛书(第五卷)
前言
核电作为重要的清洁能源,对于中国构建现代能源体系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尤其是对于中国东中部经济发达、能源资源相对缺乏的地区,利用好自身较充分的
核电厂址资源,积极开发核电是提升区域能源自给率、保障能源安全的有效途径。
从电力系统发展看,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本文新能源指以风电、太阳能发电为代
表的新兴可再生能源发电技术,以下简称新能源)的快速进步,间歇式新能源发电
比重将进一步提高,这给电网的安全稳定运行带来一系列挑战。核电出力稳定、转
动惯量大,适合承担电力基荷,同时为系统提供必要的转动惯量,发挥受端电网的
电源支撑作用,从而也更加有利于风电、太阳能发电等间歇性电源的消纳。因此,
亟需深入研究核电与新能源及其他各类电源的协调发展策略。
本文综合考虑中国能源资源条件、环境约束、供需格局、电源开发进度、建设周
期等各方面因素,构建面向中长期的高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发展情景,提出满
足电力系统安全稳定与节能减排要求的核电与其他新能源协调发展策略,为中国
未来核电及新能源行业的健康发展提供有益参考。
1 核电与新能源协调规划
近些年,随着新能源发电技术的日趋成熟,市场竞争力不断提升;核电技术处
于从二代改进向三代转型升级阶段,市场竞争力也不断提升。因此,在未来非化石
能源比重逐步提高的大背景下,核电与新能源的相互竞争关系成为行业内外关注
的焦点。本文针对此类问题,从规划和运行两个层面建立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核电
与新能源的协调发展问题,总体思路如图 1 所示。
在规划层面,主要针对核电与新能源发展规模、布局等方面的协调性问题,本
文基于多区域多场景中长期电力规划模型,对全国范围进行中长期电力系统扩展
模拟研究;同时选取典型区域,进行了不同比例新能源接入电力系统情景下的核电
发展规模敏感性分析,最终提出促进核电与新能源协调发展的策略建议。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