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81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21)_l(1)
P. 81

核燃料循环产业


             tHM 水法贮存设施,大亚湾、田湾核电厂厂内 550tHM 干法贮存能力均已
             建成,并装载乏燃料投入运行。重水堆乏燃料贮存能力方面,已经按照一

             次规划、分期建设的思路,规划了满足重水堆全寿期乏燃料管理需求的干
             法贮存能力。
                  继续推进乏燃料运输体系建设。2020 年 11 月 27 日,我国自主制造的 13

             辆百吨级乏燃料货包铁路运输车辆——D15B 型凹底平车顺利交车下线。2020
             年 12 月,自主设计建造的专用 INF3 级乏燃料运输船完成重要里程碑节点,

             实现研制完成并交付使用,成为为数不多的掌握这项技术和能力的国家。积
             极开展核电站乏燃料运输综合管理平台建设。按照计划,我国乏燃料公海铁
             联运体系将于 2021 年 6 月开展试运行。
                  乏燃料后处理示范工程建设顺利,后处理科研工作有序推进。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二)放射性废物处理处置


                  1.低放废物处置能力加快扩建,集中处置场取得重要突破
                  我国低放废物处置能力受到多方关注,截至 2020 年底,已经建成西北处
             置场、北龙处置场、飞凤山处置场,龙和集中处置场建设全面启动。

                  西北处置场于 1998 年由中核清原公司建成,是我国规划建设的第一个区
                                                       3
             域性低中放固体废物处置场,总体规划 20 万 m 处置容量,分批分阶段建设,
                                                                                 3
             其中一期一阶段已建成 6 个处置单元及相关附属设施,设计处置容量 2 万 m 。
                                                                                 3
             截至 2020 年底,已累计接收处置放射性废物包 64947 个、合计约 26042m 。
                                                                           3
             中核清原公司正在开展西北处置场一期二阶段扩建,拟新建约 9 万 m 废物处
             置容量,配套更为先进的附属设施和设备,计划 2021 年 4 月获得建造许可证

             并开始主体工程施工。
                                               3
                  飞凤山处置场总体规划 18 万 m 废物处置容量,分期分阶段建设,其
             中一期一阶段于 2015 年由中核清原公司建成,包括 14 个处置单元及相关

             附属设施。截至 2020 年底,已累计接收处置放射性废物包 62087 个,约
                    3
             26631m 。中核清原公司正在开展处置场一期二阶段扩建,拟新建约 7 万 m                              3
             废物处置容量。目前,项目建议书已获得国防科工局批准,预计 2021 年末开


                                                                               067



 ഠ॓ჽඔሳඣႆଽಸ GT'GT  S)+'PR 9 'Y  &  I4Z&'R6 T 8K 0+71' P DIU-E"2-INQP6/ LP57/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