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98 - 核能协会奖励公报2023(终版20240607)
P. 98
2023
鄂尔多斯盆地南部砂岩型铀矿
综合勘查技术研究及找矿突破
[2023HNJ32]
天然铀是保障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和核电
发展的能源资源,寻找大型、超大型可地浸砂
岩型铀矿是目前铀矿勘查的主攻方向。项目通
过在鄂尔多斯盆地南部开展铀矿地质研究与勘
查,建立了适用于盆地南部的综合勘查技术,
实现了找矿重大突破,主要创新成果如下:
(1)通过
(3)应用三维建模技术,建立了工作区构
对赋矿砂岩压
造—地层—矿体空间展布模型,基于 GIS 多元
实、胶结作用、
信息综合成矿预测,快速、准确提取构造、含
黏土矿物特征
矿目的层埋深、厚度、岩性、后生蚀变及铀矿
进行分析,结
化等要素,直观、有效地表达研究区构造、赋
合粒度、孔隙
矿地层、后生蚀变与铀矿化的空间叠置关系,
度、渗透率、
为富大矿体控矿因素总结及成矿远景预测提供
密度等分析测
技术依据。
试技术,明确
项目获得授权实用新型专利 2 项,发表学
了赋矿砂岩成
三 术论文 4 篇。项目成果已应用于鄂尔多斯盆地
等 岩度空间分布 南部铀矿勘查工作中,对盆地南部铀成矿远景
奖 规律,建立了 进行综合预测,优选成矿远景区 7 片,经钻探
一套适合本地
2
查证,发现平米铀矿高达 17.28kg/m (工业指
区的成岩度分
2
标为 1kg/m )的富大工业矿孔,落实中型铀矿
区标准,为盆
产地 1 处。
地南部探寻可
地浸砂岩型铀
矿勘查提供了重要技术支撑。
(2)以盆地南部构造演化为切入点,系
统分析构造演化对层间氧化作用和铀矿化的控
制,叠加砂体对铀矿化的影响,深入分析盆地
南部铀成矿特点,建立了“构造 + 层间氧化带
+ 灰色砂体”为主控因素的预测评价技术,认
为背向斜构造转折端、氧化—还原过渡带、灰
色砂体等叠合带是可地浸砂岩型铀矿成矿的有
利部位。
完成单位:核工业二〇三研究所
通信地址:陕西省西咸新区沣东新城科源三路 869 号
联.系.人:王芳芳..电话:029-8910-3108..传真:029-89101268
电子邮箱:keban203@163.com
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