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5 - 杨-2025第3期核能新闻(审查稿)-何-修订2025.4.9-清洁------最终版
P. 5
周期中国国家项目进展、成果与挑战进行回顾和总结,就 2026-2027 周期中国国
家项目进行部署和安排,全面保障各项目顺利实施。技术合作计划是 IAEA 向成
员国提供技术援助,促进核能和平利用的重要途径。目前,我国 2024-2025 周期
在执行项目 7 个,2026-2027 新周期 7 个项目正在进行设计完善,预计将在今年
11 月 IAEA 理事会获得批准。
(来源:国家原子能机构)
中国国家报告在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有关缔约方
审议会议上获各方高度肯定
3 月 25 日,国家核安全局局长董保同率中国政府代表团在国际原子能机构
完成《乏燃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联合公约》缔约方第八次审议会议
的中国国家报告审议。来自 76 个缔约方的 900 余名代表出席审议会议。国家组
审议期间,中方全面陈述了中国核与辐射安全总体情况,详细介绍了中国在乏燃
料管理安全和放射性废物管理安全领域所做工作,并回答了其他缔约方提问。中
国履约情况获各缔约方高度肯定,4 项工作被评定为良好实践,6 项工作被评定
为良好业绩。
(来源:生态环境部)
中国环流三号突破“双亿度”
3 月 28 日,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新一代人造太阳“中国环流三号”,国内
首次实现原子核温度 1.17 亿度、电子温度 1.6 亿度,综合参数聚变三乘积实现大
幅跃升,中国聚变挺进燃烧实验。中国环流三号最新实验创造了我国聚变研究多
项新纪录,涌现一批原创性、前沿性、突破性成果:自主研发并成功应用多型国
际一流的聚变研发核心装备,取得国际领先的硬核成果;首次提出并实现了提高
芯部能量约束的新方法,掌握了提升原子核温度的运行策略;高效解决聚变堆堆
芯亿度级温度和等离子体密度精准测量的核心难题;自主研发的聚变装置控制系
统( CODIS)实现广泛应用;原创超声分子束聚变加料矢量注入及混杂注入技术,
已立项 ISO 国际标准。
(来源:核工业西南物理研究院)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