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5 - 杨-2025第3期核能新闻(审查稿)-何-修订2025.4.9-清洁------最终版
P. 15
核能观点
李连海:把握好燃料首循环期间零非停的四大影响因素
(摘录)
在核电企业,实现首次燃料循环期间的零非停是确保核电厂运行安全、
提高效率和可靠性的重要目标。此目标的实现依赖于对设备故障导致非停、
人因失误导致非停、首循环特殊风险非停、生产管理体系的严格控制和管理。
首先,完善的生产管理体系是确保零非停运行的基石。一套全面的生产
指标系统能够提供运行状态的即时反馈,为决策提供依据。然而,生产管理
系统的不完善,如缺乏有效的指标监控和反馈机制,可能导致运行问题的延
迟识别和处理,增加故障风险。高效的消缺管理流程是维持设备性能和防止
故障发展的关键。同时,生产管理系统若缺乏有效的值班和应急响应机制,
则可能在紧急情况下找不到合适的处理人员,延误问题解决,威胁到核电厂
的安全稳定运行。
其次,在核电厂首次燃料循环期间,设备故障导致的非计划性停机主要
可能受到设计阶段审查不足、设备制造和安装质量控制不严、重大设备保养
忽视、分类分级消缺的不充分实施,以及调试项目覆盖不全面和业主提前介
入不足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初期设计审查的不充分埋下了后续调试和运行的
隐患。在设备制造和安装过程中,对质量控制的忽视直接影响到核电厂的运
行状况,缺乏对设备性能和结构的深入了解加大了运行风险。此外,关键设
备在安装和调试阶段如果未进行适当保养,将导致性能降级,增加故障风险,
特别是在堆芯装载核燃料组件后的深度介入不足,可能导致对机组运行特性
和潜在缺陷的理解不足,进而影响对潜在问题的及时响应和有效管理。这些
因素相互关联,共同构成了影响核电厂首循环零非停目标实现的复杂挑战。
再次,人因失误在避免核电厂非计划停机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其中,构
建和维护坚实的核安全文化是防止操作失误的关键。这要求通过全方位的教
育培训及日常细致管理不断深化和强化核安全文化。同时,为了适应不断变
化的运行环境,风险管理体系的设计和执行必须具备足够的灵活性和即时响
应能力。例如,将新的操作条件或工艺流程变更纳入运行策略,可提高风险
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