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16 - 2023第5期核能新闻(1)----最终版
P. 16
根据国际原子能机构《世界核电反应堆》报告,截至 2021 年底,全球
有 11 个国家 69 台机组实现了区域供暖、工业供热、海水淡化等其中一项或
两项的综合利用。
目前我国核电海水淡化为多个核电厂厂用水提供了保障,正在探索商业
化核电海水淡化项目。海南昌江多用途模块式小堆示范工程已进入核岛安装
阶段,在发电的同时还将为周边企业提供蒸汽及海水淡化服务;江苏、广东、
贵州等多个省份正在规划和布局高温气冷堆、小型反应堆开展综合利用。
“在‘双碳’目标下,我们都在积极探索和挖掘核能新的作用,比如北
方大面积的供热、海水淡化、工业供汽等等。”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产业
开发管理人员冀丽介绍说。
众多核电企业还在探索多能互补发展模式。“用电量具有波峰和波谷,
但对核电站而言,核燃料不论发电与否都有损耗。因此,为了提升核电站发
电效率,应对日益严峻的电网系统调峰压力,可以将核电与抽蓄相结合。核
电站可以利用抽蓄水库的蓄能调峰能力,在用电低谷时将发出的电以抽蓄的
方式蓄积起来,等到用电高峰时再借助水的势能来发电,达到能源的互补效
应。”中核国电漳州能源有限公司工程计划处进度管理科副科长欧勋分析称。
在王炳华看来,核能制氢、海水淡化具有较好的市场空间,核能集中供
冷具备技术可行性,但其进一步规模化发展取决于技术的进步与经济性的提
升。
他预计,2030 年,考虑 1.1 亿千瓦压水堆核电均具备制氢能力时(考虑
反应堆额定功率 30%用于制氢),可实现核能制氢年产量 330 万吨,能够满
足全国一成的氢气需求;2060 年,倘若热制氢、电热混合制氢及高温气冷堆
技术取得突破,可实现核能制氢年产量 900 万吨以上。根据在建和已规划核
能海淡项目测算,预计 2025 年中国核能海水淡化规模将达到 21 万吨/日;
到 2030 年,将达到 40 万吨/日。
(来源:经济参考报 记者 王璐 实习生 祁航)
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