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ge 63 - 中国核能发展报告(2018)
P. 63
核能发展蓝皮书
2020~2030 年年均增速将分别为 4.9%、2.3%,2020 年、2030 年全社会用电量
预计分别达到约 6.8 万亿千瓦时、8.5 万亿千瓦时,低于“十五”和“十一五”
期间年均 13.1% 和 11.0% 的增速。
总体来看,当前在全国电力供需总体宽松、部分地区富余的形势下,国
内核电厂所在的东北区域预计电力供应能力富余较多,南方区域电力供需总
体平衡。短期内核电厂运行面临的调峰和降负荷压力仍然较大,核电设备平
均利用小时数相对较低。不过从长期看,受未来国内经济增长需求拉动,电
力市场增长未来需求仍较大。当前由经济转型造成电力供应过剩的局面仅是
短期的、暂时的,部分也是过去电力供应不平衡发展的后果。当前应加快电
力供给侧结构调整,改变目前不合理的、过于依赖火电的供应结构,加快淘
汰或关停高耗能、高污染且不经济的小型火电机组。考虑到当前核电装机及
发电量比例很低,核电仍有足够的发展空间,假设 2030 年将核电发电量占比
提高到 8% 左右,则中国核电装机总量预计可达 1 亿 ~1.2 亿千瓦。
2.能源革命战略下绿色转型加快,核电与可再生能源呈互补发展新
态势
进入 21 世纪以来,全球能源和经济格局深刻调整,新一轮能源革命正
在兴起,能源供需格局多极化、能源结构低碳化和能源系统智能化的特征明
显。顺应世界能源发展的新趋势,立足中国国情和资源禀赋,习近平总书记
在 2014 年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上,创造性地提出了能源“四个革命、一个
合作”的发展战略思想,开辟了中国特色能源转型发展的新道路。
绿色多元的能源供应体系初步形成。国内基本形成煤、油、气、核、可
再生能源等多元化的能源供应体系。化石能源清洁化发展,非化石能源规模
化发展,技术进步和产业升级加速。近 3 年成为新中国成立以来可再生能源
增长速度最快、能源结构调整力度最大的时期,可再生能源发电成本显著下
降,水电、风电、太阳能光伏发电装机规模和核电在建规模均居世界第一位。
能源消费低碳化转型正在加快。能源消费总量得到严格控制,绿色生活
方式蔚然兴起。能源消费模式不断创新,智慧能源、多能互补等新业态新模
ഠ߶॓࿐໓ངԛϱഠϱಃ෮Ⴕ
式不断涌现,清洁能源替代广泛开展。
042